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今天是国际雪豹日。2013年,在第一届全球雪豹保护论坛上,十二个雪豹分布国签署旨在保护这种大型猫科动物的”比什凯克宣言“,并且共同决定了每年的10月23日为国际雪豹日。
《国家地理》“大猫狂魔”Steve Winter用陷阱相机拍下的雪豹名场面
摄像:STEVE WINTER,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雪豹神出鬼没,
喜独来独往,
被称作“山中幽灵”、 “鬼猫”、“雪山之王”。
摄像:STEVE WINTER,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正是因为这种神秘的性格,
雪豹有许多我们无法解释的迷惑行为。
比如,
作为一种食肉类的大型猫科动物,
雪豹最喜欢“捕猎”的
——是毛茸茸的尾巴!
面对这种神奇生灵的迷惑行为,
笔者只想说:
“给我吐出来,让我咬一会儿!”
图源:boredpanda.com, @Tiefenschaerfe
它们就连自己也不放过——
图源:boredpanda.com, @theweaselking
而且费解的不光是我们,
它们彼此之间对某些行为都难以理解
——后面的雪豹一脸疑惑:
“为什么前面的家伙要屁股朝天?”
后面的雪豹:“我真的不认识它,我跟它真一点关系都没有。”
图源:boredpanda.com, @HecklingHyena
虽然这些行为暂时还是未解之谜,
或者就像许多人类的迷惑行为一样——
永远都是“未解之谜”——
但是,
关于高冷的“雪山之神”,
我们我们远非一无所知。
多功能大尾巴
雪豹这条又粗又长的尾巴,是雪豹浑身上下的萌值之巅。
摄影:更求曲朋
成年雪豹的尾巴长度可达1米左右,
占了体长的3/4,
长满浓密蓬松的毛,
分布有斑纹,
尾尖能绕成圆形花结。
摄影:STEVE WINTER
雪豹生活在山地高原一带,地势陡峭不平。这条尾巴,在攀爬斜坡的时候,除了帮助雪豹来掌握平衡,在寒冷的环境中,还可以在他睡觉时盖住口鼻保温。
不会咆哮的猛兽
与霸气又优雅的形象十分不匹配,雪豹的叫声不会有气吞山河的架势,反而只能发出像“呼噜”声和“嗷呜”叫声。这些叫声听起来十分“尖锐且刺耳”,音量大到可以盖过正在奔腾的河水。
这是因为不像豹属家族里的其他动物,
雪豹没有咆哮的关键器官
——喉头。
幼年雪豹
摄影:次丁
日行千里的独行侠
雪豹在两三年岁时,
就会独自离开家庭建立自己的领地。
除非是发情期前后,
都会保持独来独往的状态。
摄影:JED WEINGARTEN,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不知道是因为孤单还是饥饿,
又或者两者皆是。
雪豹的一天从黄昏开始,
在大约40公里的找寻后,
才会在清晨回到自己的窝里。
摄影:PRASENJEET YADAV
数据显示,这种大型猫科动物需要大面积的活动范围,雄性雪豹大约需要200余平方公里的活动区域,雌性雪豹需要120余平方公里活动区域,是之前估计的数据的44倍。
“比大熊猫还稀少”
吉尔吉斯斯坦反偷猎小队没收了这只雪豹。据估计,过去20年里,吉尔吉斯坦雪豹的数量下降了一半。
摄影:CYRIL RUOSO, MINDEN PICTURES, NATIONAL GEOGRAPHIC
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报告,雪豹的全球现存数量不足7000只,其中有60%都生活在中国,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 易危物种。在中国,雪豹的数量 甚至少于大熊猫。
摄影:JAYSONPHOTOGRAPHY, ISTOCKPHOTO
由于大量的人类活动——
为了保护自己养殖的牲畜, 来自当地牧民的报复性猎杀;
偷猎者被雪豹带来的利益吸引,将皮毛做衣服,豹骨入药;
以及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喜马拉雅林线移动、高山林带缩小,雪豹栖息地已减少30%, 到2070年雪豹现有栖息地将锐减70%,
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雪豹数量 急剧下降,在过去的20年里 减少了20%。
摄影:BRIANA MAY,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电影《白日梦想家》中
影星Sean Penn饰演一位摄影师,
在雪山山脊间等待雪豹出现,
他说雪豹是“鬼猫”:
"Ghost cat,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
(鬼猫,美丽之物并不想引人注目)"。
摄影:次丁
请让雪豹保持这份与人类之间的神秘,
可以继续在高原山地之间独行。
点击下图
购买美国国家地理毛绒玩具系列——
雪豹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