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吴三桂,明末清初名将,原本是山海关守将,而后却降清引狼入室。
在大败李自成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而后又逼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而后将其杀害。
对于明朝来说,吴三桂是个名副其实的叛将。对于清朝来说,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康熙害怕三藩总有一天会造反,就于十二年下令撤藩。
之后怎么办?当然是让吴三桂跑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美其名曰“世代封爵”,实则是上了个枷锁。
若是在云南,还可以天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了北京恐怕是凶多吉少。
消息传到吴三桂那时,他还惺惺作态,说着“誓死效忠清朝”,什么意思?想让康熙回心转意,没成想,而后康熙竟然顺水推舟。“既然爱卿如此忠心耿耿,那就正好来陪朕吧。”
看出来了,康熙这明摆着想要让自己抛弃荣华富贵。想当初,自己那是不要脸到了极点,成了民族罪人,好不容易得到这一切,岂是他说废就废的?
吴三桂无法冷静,却也只能冷静下来,细细盘算,到底是跟着康熙混,还是干点大买卖呢?
若是听了康熙那混小子的话,自己还是个王爷,逍遥自在,可是自己戎马一生,突然间就没了兵权,这不要老命吗?况且没兵没权,就有个钱,有什么用?哪天掉脑袋,不康熙一句话的事。
吴三桂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又细细琢磨,造反风险大,可康熙这小子没轻没重,上来就削自己权。要是他真能保住自己后代永享富贵,也就罢了,可是康熙干出这种事,着实不值得信赖。
这时,吴三桂手下的部将也开始煽风点火,把吴三桂吹得天花乱坠,还说到若是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必会迫使清军交还世子世孙。
吴三桂听了肯定高兴,但也不至于盲目,作为驰骋沙场的老将,他还是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
可惜的是,吴三桂是个十分自负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军队天下无敌,而云南地势又不错,东有贵州,北有四川,再加上这几年自己在云南经营得还算不错,资金也充足。
那还等什么?在将士们的呼唤下,吴三桂终于造反了。
遗憾的是,吴三桂手下的谋士和吴三桂一样自负,认为平西军天下无敌,可不立明朝后裔,而是自立为帝。
但明摆着,明朝还没灭亡多少年,明明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最响亮,吴三桂非要打着自立的念头。都说人心最重要,吴三桂首先就少了点人心。或许,从这开始,吴三桂就已经注定走上了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