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
汪东晓从部队退伍后
加入公安队伍
身上的制服从橄榄绿换成了藏青蓝
成为了嘉兴平湖市公安局独山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汪东晓转业时是排长,所以大家都喜欢喊他“汪排”。而汪东晓也挺喜欢这个称呼,他说每一声“汪排”,都仿佛将他拉回到21年前刚加入公安队伍时的情景,他好像还是那个热血青年,不忘初心。
从警21年,他一直扎根基层,在管辖的18平方公里内,企业、学校、社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跑一圈。经过他的努力,化解了很多基层矛盾,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辖区的刑事警情也大幅减少。为方便和群众沟通,汪东晓还建起49个微信群,旅馆的、手机店的、出租车的、小区的、自然村的……
2015年,汪东晓还担任星华村的书记,社区民警兼任村支书,全权负责大小事务。
“当时,整个独山港镇正处于大拆迁、大开发的发展关键阶段,星华村作为独山港镇人口房屋集聚区,情况复杂。”汪东晓回忆,前任村支书离任后,新书记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群众工作出色的汪东晓进入当地党委、政府的视线。
汪东晓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提升村集体资产利用效率,这让村民们看到汪东晓是实实在在为他们办事,村民们也就都信任这位穿着警服的村支书。以此为开端,汪东晓又陆续化解了村里积累的各类矛盾纠纷。正因为群众工作做的出色,“汪排”的村支书生涯原本计划1年,却在村民们的多次挽留下做了近2年。当他卸任时,星华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时至今日,村民们也依旧把他当成“第一书记”。
汪东晓一直扎根在基层,他爱管“闲事”是众所周知的,但凡群众有事找到他,他从不推辞。去年6月,村民陆伟康因一次意外,两条腿粉碎性骨折。由于涉及多家单位,赔偿款无处可讨,走投无路的陆伟康想到了汪东晓。“他打我电话,我就过去了,到他家一看,行动不便的他在一楼门厅铺了张床,特别可怜。他看到我后,讲了没两句,就在那里像小孩一样哭。”那个画面让汪东晓很心疼,他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帮助陆伟康。
汪东晓在之后的3个月里,数十次上门,找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对接,同时又为陆伟康请了一名律师,进行协商谈判。经过多番努力、协调,去年10月底,陆伟康的赔偿金全部到位。汪东晓再一次去看望陆伟康时,陆伟康握着汪东晓的手,泣不成声。
从警21年,汪东晓收获了许多荣誉,他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劳动模范、嘉兴市公安局模范警察,他也一直是群众口中那个亲切的“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