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执勤学法免计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宿迁公安推出2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2020-04-24     西楚网

记者从宿迁市召开的“1+X”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宿迁市公安局专门出台为民办实事项目20条措施,围绕民生出实招,每一条措施都是贴近百姓所需,通过有效解决问题,切实增强民生厚度。

紧扣民生工作短板和弱项,向问题聚焦、往深处发力,努力以新发展理念研究新情况,以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在深入排查、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宿迁公安为民办实事项目20条措施。”宿迁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陈红淦说。

据悉,在今年初,宿迁警方对拟出台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通过媒体公布投票、走访入户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期间,有近6万人次投票,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7条。

记者发现,宿迁警方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涵盖深化平安建设、严打违法犯罪、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共有20项具体内容。

打击破案类方面,有6个项目,具体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强破案追赃、严打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净网”行动、护卫群众“餐桌上的安全”、严打污染环境犯罪;在安全防范类方面,有5个项目,具体是交通事故预防“亮灯护安”工程、“护学安校”工程、智能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社会面巡逻防控“铸点·亮灯·见警”工程、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在服务民生类方面,有9个项目,具体是深化市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交通违法执勤学法免计分、升级轻微财损交通事故快处机制、小型汽车新车上牌通道式贵宾服务、深化监所对外便民服务、建设公安综合服务大厅、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旅馆无证“刷脸”入住等。

服务更主动,群众更满意。宿迁警方现在推出的通道式上牌服务,是将资料审核、车辆查验、选号制证、号牌安装四个环节,按照先后设置在通道沿途,车主只要带齐资料驾车沿着通道向前行驶,就能轻松完成车辆上牌,实现机动车上牌“一站式”办理。据统计,该项目实施4个月已累计办理上牌业务7859辆次,平均耗时缩短近75%,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据了解,以上20个项目中,涉及到的交通违法执勤学法免计分系统、交通事故快处APP、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阳光监所APP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升级改造中。其他项目也在稳步快速推进,确保年内全部完成,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020年宿迁公安为民办实事项目

1.交通违法执勤学法免计分

机动车驾驶人通过宿迁公安微警务平台、宿迁交警微信平台参加网上学法,或在指定路口参与文明交通执勤,经评定合格后,可以为本人名下宿迁籍机动车且发生在江苏省范围内的交通违法,申请免除6分以下(含)电子监控违法行为记分处理,一个记分周期内最高免11分。

2.升级轻微财损交通事故快处机制

在市区增设2个事故快处中心。凡发生轻微财损交通事故,且各方当事人均无酒后驾驶、车辆脱检、无证驾驶、无保险等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登录12123手机APP,自行拍照取证上传后撤除现场,申请交警部门在线定责或就近到交通事故快处中心处理。

3.深化市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依托“城市交通大脑”,深化市区“智能道路”建设,在已建成28条绿波通道基础上,再新建10条绿波通道,实现市区主干道绿波全覆盖。应用精细化路网地图+车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微警务、诱导屏、短信、导航等方式,推送智慧出行诱导和错峰诱导,为群众提供最合理、最省时的出行方案。

4.交通事故预防“亮灯护安”工程

在全市交通流量较大、秩序较乱、交通违法突出、事故多发的路口,增设110套交通监控和60套交通信号灯,推动路口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通行能力显著提高、交通事故全面下降。

5.小型汽车新车上牌通道式贵宾服务

建设小型汽车新车上牌通道,实行资料录入、车辆查验、选号制证、号牌安装4个环节全程流水化作业,确保新车上牌业务45分钟内完成。

6.“护学安校”工程

健全公安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和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内部和周边治安整治,净化校园环境,严防各类伤害学生案件发生。建立全市派出所民警、交警、学校老师“三位一体”常态护学机制,加强上、放学时段学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疏导和治安秩序维护。严查“一车多孩”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7.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街霸行霸”“村霸乡霸”“套路贷”等黑恶势力,滚动排摸线索,健全大要案件拓展经营、提级侦办、异地管辖机制,持续掀起斗争高潮,坚决清除群众身边的黑恶犯罪;积极将打击范围向网上延伸,固化斗争经验,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8.加强破案追赃

紧盯面广量大的“盗抢骗”侵财犯罪,建立领导盯案、多侦联动机制,快破大案、多破小案,强化追赃挽赃,最大限度地把群众损失追回来,提升打处效能。

9.智能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犯罪

依托智慧侦查中心,对市反诈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对各类诈骗电话、钓鱼网站进行智能识别、智能拦截,及时关闭网站、封停号码,对群众被骗资金快速止付、快速冻结、快速发还,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打击通信网络诈骗犯罪。建立市级反通讯网络诈骗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责任。

10.严打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对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常态开展排查整治,强化预警监测,积极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分类处置。坚持打早打小、侦稳并重,对立案查处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注重“阳光办案”,强化追赃挽损,切实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识别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11.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净网”行动

加强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从源头上防止公民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加大打击攻击破坏重要信息系统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力度,加强对房产中介、教育培训等行业和过度采集公民个人信息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监管,从严查处非法获取、出售以及内部人员泄露倒卖数据的违法犯罪行为。

12.社会面巡逻防控“铸点•亮灯•见警”工程

在全市建设8个警务工作服务站,打造“定点值守、流动巡逻、应急处突、便民服务”综合体。优化巡逻勤务模式,开展视频巡、汽车巡、摩托车巡、步巡、携警犬巡等多种方式巡逻,夜间全部亮灯巡逻,提升震慑力、提高见警率。

13.智慧社区、平安社区建设

围绕居民小区出入口通道设防、周边边界防护、安全节点控制等要求,分类部署视频监控、视频门禁等安防设备,实现居民小区安防系统全覆盖和外来人员、外来车辆自动报警的工作目标,打造智慧小区、平安小区,创建零发案小区。研发业主报备APP,向小区居民提供信息报备、智能开锁、报警求助等服务。

14.深化监所对外便民服务

在市级监管中心设置对外服务自助办理一体机,研发微警务监所服务平台以及“阳光监所”APP,服务在押人员家属及律师,实现被监管人员近亲属会见预约、在线充值、消费明细查询、律师会见预约等便民服务,缩减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让受众人员少跑路、少等待。

15.护卫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加强与市场监督、商务等行政部门联动协作,以打击制售假劣酒、假劣药、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铲除一批制售假酒窝点,全力侦办社会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食药犯罪案件,力求清源、断链、除根。

16.严打污染环境犯罪

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各类犯罪,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挂牌督办一起,保护宿迁蓝天碧水,坚决捍卫“江苏生态大公园”。

17.建设公安综合服务大厅

建设公安综合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全进、分类设置”的原则,设置治安、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便民服务窗口,设置自助服务区,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

18.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依托派出所、交警队、出入境服务网点、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室、警邮代办点等部位,科学布局便民服务点,为群众就近提供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高频服务事项,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市新建10个24小时公安便民自助区,方便群众办事。

19.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将“微警务”“旗舰店”、小程序以及本地公安在线政务服务系统等全部纳入本级一体化平台,并与省公安厅平台对接联通、数据共享、一体运行。

20.推行旅馆无证“刷脸”入住

新增旅馆实名验证方式,推广人像比对系统,增加人脸识别、电子身份证等验证方式,群众未携带身份证的,刷脸入住。

来源丨宿迁警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IyqqnEBfGB4SiUwbA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