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幻想,成都升学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几成定局,家长如何应对?

2019-11-04   学乐帮资讯频道


自中央发文后,已有城市陆续响应新政:

10月28日,浙江省出台《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更是中央政策的升级版,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虽然四川和成都的政策细则还要等年底前公布才能明确,不过考虑到当下讲政治重于一切的背景,四川和成都的政策很难有所突破。

公民同招+民办学校100%摇号几成定局,所以对于明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家长而言,提前了解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因势利导、科学谋划才能占得先机。

什么是“公民同招”

就是公办和民办一起招生,民办不能再提前自主招生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听起来还是一头雾水?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上海是怎么做的。

在开始网络报名时就要“二选一”,再也不存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保底”一说了。过去公民不同招的时代,很多人买了公办学校学区房“保底”,同时冲击多所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上了就放弃公办的学籍,没考上民办就读保底的公办。

现在“公民同招”之后,在网报时就需要公办和民办学校二选一,只能报一个学校,如果报名公立学校,就按照公立学校入学原则,只要满足“两个一致”,基本实现就近入学。(大白话就是如果你的房产是华润二十四城,对口划片的公立小学是石室小学,那么只要房产写的你的名字小孩户口也在房产所在地址,小孩就能百分百就读石室小学,这就是家长经常说的学区房入学)

如果选择民办而最终没有考上民办的话,自己原先学区的热门公办也可能不保,调剂入学。(大白话就是如果你家有盐道街小学的学区房,但是你想孩子小学拼一下嘉祥,最后2000人报名嘉祥只录取500名,如果摇中那就去嘉祥,如果没摇中,回头去读公立,以盐道街小学的热门程度,基本不用考虑了,最后小孩是在锦江二区内学校调剂还是整个锦江区调剂入学,需要等待各区细则出台明确)

其实,国家提素质教育那么多年,抓的力度不可为不狠,但是实际效果确实差强人意,快乐教育越来越稀缺,小孩的竞争压力而越来越大,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

其实,撇除极少数极具天赋的“神童”,大部分都是普通孩子和普通家庭,每个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父母的期望,但是中考、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想要在众多普通孩子中脱颖而出,只有鸡娃一条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弯道超车、厚积薄发,这些耳熟能详的话都让家长焦虑不堪。

“早教幼儿园化,幼儿园小学化”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未来不会XX的孩子会被时代淘汰”

超前学、砸钱学、无死角学。成为的“鸡娃”标配。于是,这条起跑线越来越超前的跑道,让整个社会变得空前焦虑。“剧场效应”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现象:当前排的人已经站起来了,后排的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了舞台。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家庭,都被裹挟其中。

这样的后果就是让家长越发的焦虑和疲惫,不但让家庭财力负担严重,也让父母为了孩子补习、升学等问题身心疲惫,严重降低家庭生活品质,这也是这几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但效果不明显的主因。

决策层早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在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真正为学生减负,降低家庭的财务压力、家长的精神压力。

如果“公民同招”真的落地,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公办教育的影响:重大利好!

文件出台的初衷就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减少择校热、民办热、补习热等问题,降低家长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只能通过做大做优做强公立学校来实现。“公民同招”势必导致多数优秀学生放弃冒险摇号读私立名校转而追求公立名校,各类优势资源会回归公立学校。

同时,如果政策执行的力度足够坚决,既然私立学校都不能筛选生源了,那么公立中学也不太可能保留实验班、科创班、基地班等各类重点班,一流公立的普通班地位会上升不少。

2、对民办教育的影响:简言之,如果“不折不扣”执行,民办热可能会降低不少。

这或许是政策的一个考量,之前已经做过分析,如果真的严格执行“公民同招”,则民办学校报名的优质生源会锐减,民办学校将来很难像现在这样从公立学校挖走优秀的教师,学校软硬件相对于公立学校的优势也会削弱,减负的背景下授课的难度也会降低(生源、师资、教学管理能力一直是民办学校的强项和根基)。

当然这个政策对民办学校生源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毕竟能负担每年四五万甚至更多费用而且敢于承担风险去追求优质私立学校的家庭,一定是极其重视教育且父母愿意花时间培养孩子的家庭。

所以,个人预测,优质公立学校看多,优质私立学校横盘,中等以下私立看空的概率较大。

3、 明年面临升学的家长如何应对?

1.有一梯队公办保底的家长

对于有一梯队公办保底的家长,基本会选择放弃报考民办,摇号一旦失败就会被统筹辖区内其他非热门小学,因为统筹排序会靠后,基本不可能再进一梯队学校。

建议:安心对口公办,慎重报考民办。

2、二梯队公办保底的家长

对于有二梯队公办保底的家长,影响大一些。因为公办不是最好,本来想鸡血冲一冲民办,但现在如果选择报考民办,万一没考上,就会被统筹到辖区专门接收统筹生源学校的可能。

建议:如果孩子是超级牛娃,可以继续报考民办,但如果只是一般牛娃,建议多考虑,如果摇号失败被统筹就得不偿失了。

3、对口普通“菜小”、“菜中”的家长

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最没有影响甚至是重大利好(这多少也包含了政策的初衷)。因为没有保底的,不会有第二类家长的纠结,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索性放手一搏,说不定有机会。

建议:如果孩子是超级牛娃,可以继续安心鸡血冲刺一梯队民办。如果孩子是一般普娃,建议可以选择没那么热门的私立小学,因为师资需和教学内容共享,所以发展潜力巨大,孩子未来的出路也不会很差。

关于教育新政,您有哪些看法和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信息来源于成都学区百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看知识视频、下学习资料、读教育资讯、找机构、请家教、上“学乐帮” APP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学乐帮”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