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云南泸水市六库镇丙舍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结社区),一名搬迁群众听了泸水市民族语宣传队的感恩教育宣讲后,用僳傈语唱起了自编的“感恩歌”,歌颂党的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和搬迁入住后的新生活。
感恩教育宣讲现场。供图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近期,泸水市抽调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懂民族语言的干部,组成民族语宣传队,到各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与群众“零距离”集中宣讲党的教育帮扶、医疗保障、就业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面对面解答搬迁群众疑惑,引导搬迁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展好能力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提升工作,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凝心聚力,助推泸水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感恩教育宣讲现场。供图
“搬下来后不能养猪养鸡,今后生活怎么办?”
“搬迁后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收入1500元左右,基本生活保障没问题。迁出地种经济林果,安置点有扶贫车间,大家参加技能培训,积极外出务工……”
“团结社区自主创业带头人此斗相,积极参加技能培训,贷款跑运输。搬迁后的生活,比以前不知好了好几倍……”
民族语宣传队用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将搬迁政策、举措、成效和后续帮扶工作讲清讲透,帮助群众梳理好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思路。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怒江各地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用说、唱的形式展现给群众。让广大搬迁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各种实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感恩意识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提升幸福感,营造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良好氛围,鼓励搬迁群众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在新的家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六库镇丙舍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供图
“民族语感恩宣讲‘阿克几’(非常好),我们听得懂,喜欢听。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边疆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一定要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学好新的生产生活技能,自强自立,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团结社区搬迁村户光三碧开心地说。
据了解,泸水市民族语宣讲队已到三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展了三次集中宣讲,千余人次搬迁群众参加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感恩教育宣讲现场。供图
泸水市委党校副校长胡俵告诉记者,今后,泸水市将分批分期到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展感恩教育宣讲,实现所有搬迁点宣讲全覆盖后,再延伸到各个村委会宣讲。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王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