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nie,3岁女宝妈妈。青岛悠贝亲子图书馆馆长、亲子阅读推广人、阅读规划师、阅美讲师、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手绘达人、公众号育心育己作者。
怎么说话别人才会听?
前一段时间听的一个TED演讲,好像把我之前零零星星反思到的东西突然串了起来,就特别想分享给大家。
演讲里提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也要接收很多话,有些话听进去了,有些话却被当成耳旁风,到底要怎么说,别人才会听?
演讲者发现了生活中我们常犯的7个说话上的错误,分别是:
看到这7个错误的时候,我很容易就想到了以下几个场景:
1)婆婆带孩子的时候常常说媳妇的坏话,然后孩子会学话了,就说给妈妈听,结果两个人就闹得不愉快,甚至还要怪到孩子头上,指责孩子不该传话,孩子感觉很冤,也很痛苦。
2)孩子放了学想跟妈妈说一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刚一开口:“妈妈,我今天跟明明打架了。”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你怎么回事,不是告诉你不能打架吗,你能不能别再给我惹事了。”孩子只好默默回了房间。
3)过母亲节,孩子兴高采烈准备好了礼物,送给妈妈,结果妈妈来了一句:“这个一点也不好看,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别弄这些有的没的。”孩子的热情一下子被浇灭了。
4)一起出去玩,结果遇到下雨,没带伞,妈妈就不停得抱怨:“今天就不该出来玩的,真是倒霉… …”,孩子的心情一下子糟糕透了。
5)孩子想出去玩,妈妈觉得麻烦,就说外面很冷,会冻感冒的,其实孩子知道这是借口,所以孩子就不再说什么了。
上面这5个场景里面就包含了这7大错误的说话方式,真的是很常见而且很影响亲子关系。
仔细想一下,我们每天要说那么多话,怎么可能每一句都经过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呢?
那我们自动蹦出来的话是不是真的会影响到孩子?
说个我之前经历的事吧。我跟糖豆在滑梯那里玩,等着爸爸下班,结果爸爸回来了糖豆还是不肯回家,依然要继续玩滑梯,我和她爸就只好在旁边陪着。
突然糖豆爸爸很认真得跟我说:“你有没有注意到糖豆最近特别喜欢去指挥别人?”
我:“是吗?”
糖豆爸:“对啊,你看那个小朋友在那边玩得好好的,糖豆过去说你不要这样,这样很危险。”
我:“这么说起来,好像真的是。”
糖豆爸:“就是啊,而且我发现你就是这样说她的。”
我:“啊,是吗?”
糖豆爸:“是啊,糖豆刚才站在滑梯那边,你就说不要站在那里,那里很危险,你要滑就滑下来,不滑就下来。”
我:“真的啊,我的确那么说的,我怎么没意识到这些。可是站在那里真的很危险啊。”
糖豆爸:“我觉得孩子可以自己解决,只要不是真的碰到危险或者必须干预的场景,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干预。”
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落败了,是的,我下意识得干预了,而且糖豆真的学着我的语气去训其他的小朋友。
说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在实际说话的时候,又没有一个把门的一直管着我们的嘴,无形中就影响了孩子。
而孩子又像一面镜子,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就开始想怎么纠正孩子,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的说话方式在影响着他。
TED的演讲者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让言语变得有力,让别人真正听得进去。
那就是HAIL原则:
H : Honesty,说真话,讲清楚。
A : Authenticity,真实,做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己。
I : Integrity,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成为别人信任的人。
L : Love,对别人抱有良好的祝愿,希望别人好。
这四个词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我的说话方式。
上面那个例子里面,看似是我在担心糖豆,一直不断得叮嘱和唠叨,其实却是在给糖豆设立一堆限制和规则,而这些规则未必真的是对她好,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妨碍她的正常社交。
看了这个HAIL原则,我决定作出改变,我仔细想了下,其实我那么说无非就是担心她的安全,我完全可以在她上滑梯之前坦诚得告诉她:“你已经是大宝宝了,妈妈相信你可以保护好自己,你可以站在滑梯口,但妈妈希望你不要妨碍到其他小朋友通行,如果你们因为这个起冲突,妈妈希望你可以自己解决,可以吗?”
这就把我的担心说得非常清楚了,那么具体糖豆会怎么做就是她的事情了,反正我之前不停得提醒也没用啊,反而会打断孩子们正常的社交,毕竟换位思考的话,我跟我的朋友玩,我妈要是一直在旁边说个不停,我也会觉得很讨厌的。
这么一想我就释然了,所谓大道至简,就是回归初心,我是希望她好的,我希望她能够自己解决冲突,能够交到好朋友,那么我就做好我该做的,言行一致,其他的不过多干预,毕竟我不可能一直盯着她呀,还是要她自己去体验冲突和挫折。
另外我发现,很多爸爸虽然陪娃的时间不多,挑起妈妈的毛病来是一挑一个准。我想替妈妈们说一句:“整天陪着娃的我,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只是每天陪娃玩一会,不用管吃喝拉撒睡,我也可以做到不干预不唠叨。”
如果明天我又继续干预了,我也不会责备我自己,我的目的不是做一个完美的育儿者,我更想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快乐的妈妈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不然这边做对了,情绪崩溃了又吼一顿孩子,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句话说的也不错,谁改变谁受益,我愿意改变是因为我想变得更好,我想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育儿路上有大家的陪伴,就不再孤单。
童书通APP现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