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维奇都被逼到绝境了,这支美国队到底哪里不够稳?

2019-09-04   木南侃球

连续两天,两场跌宕起伏的加时大赛,前有中国和波兰打到弹尽粮绝,后有土耳其四罚不中拒绝创造历史。编剧不敢写的剧本,现实中却如实发生了。

缺少星味的2019男篮世界杯,注定不平凡。

互给机会的“谍战片”?

第四节剩57秒的时候,土耳其全场第七次追平,之前有六次当着全世界观众反超美国的机会,都浪费了。隔着屏幕都能看出土耳其球员的紧张,也能理解,任何有信心挑战美国的球队,真站到那个位置,内心都不可能像以往那般平静。

直到这第七次机会,土耳其追平后,美国本以为会像之前六次一样再次拉开,没想到米切尔一个跳起传球被识破,直接将球送给对手,土耳其没着急快攻,吸取了之前的教训,稳稳打一个,还是没进。就在此时,赛前放出豪言要战胜美国的土耳其前锋伊利亚索瓦,伸出长臂,轻轻一挑,补篮命中,土耳其终于反超了比分。

从那之后,比赛开始变得戏剧化。可以这样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世界篮坛最高水平对决,也是一场双方互相给机会的“谍战片”。前六次土耳其都没能反超,是在给美国机会,那四个罚球则是美国送给土耳其的机会,进一个就能创造历史,土耳其偏偏拒绝.....

我们都见识过美国的得分爆发力,一波流能力超强,要放在以前,分差早就拉开到20开外了,还能给你六次机会?

然而这支美国队直到第四节最后1分钟都没能拉开比分,只能说明一件事:真的不够稳。

常规时间最后一个回合,土耳其81-79领先2分,米德尔顿接球空位三分不进,如果土耳其收下后场篮板,比赛直接结束,但被美国队抢走,塔图姆三分线外晃开防守人,干拔三分, 奥斯曼犯规,送上三次罚球。塔图姆3罚2中,加时。

假如摘下了篮板,假如没犯规,塔图姆又没进——第一次获胜机会错过了。

加时赛,奥斯曼将功补过,投中个人全场第一个三分球,土耳其86-84领先。美国再次陷入失误危机,土耳其反击再中三分,已经领先5分,比赛还剩3分20秒。

看似大势已去之时,沃克挺身而出,连得5分,塔图姆抢断反击,再添2分,美国只用了1分30秒便夺回领先优势。

然后就是最离奇的片段,奥斯曼强突篮下打成2+1,胜利天平倾向土耳其,沃克造成进攻犯规,美国发边线球,特纳接球后手忙脚乱被抢断,土耳其反击造成美国违体犯规。

普通犯规还算罢了,两罚一掷谁受得了?可能连波波老爷子心里都虚了,结果土耳其送上大礼,先两罚不中,再造成犯规,奥斯曼继续两罚不中。

回过来米德尔顿造成犯规上罚球线,场边解说林书豪说他在NBA打球时心如止水,内心没有波动。果然,面目表情的米德尔顿稳稳罚中两球,上演现场罚球教学,美国1分险胜。

赛后很多球迷提到了1995年NBA总决赛第一场,魔术队尼克安德森连续四罚不进导致输掉比赛,最终被火箭横扫。

剧情的确很像,但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却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对西班牙的经典战役。王治郅三分踩线被算两分,被西班牙拖入加时,然后我们在5分钟内输掉10分,功亏一篑。

我本以为土耳其也会在加时赛一泻千里,被全力以赴的美国队一波打垮,毕竟弱队挑战强队,很多时候就靠那一口气撑着,强队躲过一劫,肯定要加倍奉还。事实却是土耳其在加时赛大部分时间占据主动,说是输给十年难遇的四罚不进,不如说输给了命运。

不管怎么说,美国前两场小组赛都赢了,土耳其也不是弱队,2010年世锦赛决赛还和美国争过冠军,但这支土耳其的实力可不比当年,本届世界杯中就有几支球队实力在他们之上,比如官方战力榜排第一的塞尔维亚。

一个严峻的事实,塞尔维亚前两场小组赛一共赢了105分,美国只有22分。

美国队究竟哪里不稳?

这支美国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攻防两端都有问题。当然这等于没说,下面具体来看。

进攻端,他们打的很耐心,在波波维奇的调教下执行了很多马刺系战术,队员愿意学也愿意为团队牺牲自我,但就像林书豪说的,年轻队员们之间的默契不足,比这些从小一起练球长大的欧洲队员们差的不少。

昨天的四节比赛,美国只在第一节取得领先,后三节全部落后,第一节也不过领先6分,靠的是9中6的神准三分。值得欣慰的是这支美国队的三分的水平还不错,能投的人比较多,第一场26中10,有6个人投进过,第二场40中14,8个人投进过。对破联防来说是好消息。

可是即便如此,美国第一节也只得了26分,第二节21分,第三节18分,第四节16分,居然下半场只得34分,令人大跌眼镜。

因为除了三分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致命的得分手段,内线得分20-38落后,快攻得分12-14落后,波波维奇坚决打单内线阵容,目的是提速打小球,被迫放弃身高,结果内线得分被完爆,快攻也没占到优势。

虽然能投三分的人不少,但攻联防的时候未免有些过于依赖三分,本场前9投6中,后31投只有8中,到后面土耳其再守联防,效果就好了很多,因为美国投不进也会继续投。

失误问题也很严重,全场14次失误,上半场4次,下半场8次,加时赛2次。越到决战关头,美国反而失误增加,年轻球员容易紧张,国际大赛可容不得犯错,淘汰赛一场定胜负,每个回合都可能决定命运。

防守端才是真正的难题。

从这两场比赛来看,最大的问题是防无球经常漏人,彼此沟通不够,默契不足。欧洲球队最擅长眼花缭乱的无球配合,人动球动,跑着跑着就出机会,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漏掉。美国球员本身就不适应这种风格,经常一不留神篮下就空了。

五小阵容的问题也要纳入讨论范围,波波看来是希望把美式小球思路发扬到国际赛场,每场都会在固定时间摆五小,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似乎认为阵容越小越能出奇制胜。其实主要是为进攻端考虑,五个人都有射程,速度快,更好地拉开空间,回到美国球员更喜欢的环境,但防守端就有麻烦了。

第一场的问题是捷克后卫201cm的萨托兰斯基用身高针对185cm的沃克,逼得波波多次用斯玛特换下进攻核心沃克。第二场没有这个困扰,护框又成了难题。不难理解,国际赛场没有防守三秒,是大个子的福音,美国一个大个子不摆,任你再能飞能跳,也起不到同样的效果。

特纳在场的时候护框效果最高,可进攻端美国几乎不打低位,特纳主要负责掩护,一旦进攻不利,波波就习惯把他换下,用五小解决。

土耳其恰好也可以摆五小,33岁的老中锋艾尔登身高210cm,他一下场,土耳其用伊利亚索瓦打五,也能和美国抗衡。

昨天的比赛双方教练在最后时刻斗智斗勇,你上大个我也上大个,你换小我就把大个撤掉,能和波波老爷子分庭抗礼,土耳其教练的水平可见一斑。同时也反应出上五小的思路是可以被破解的。

还有一点,美国的后场先发沃克和米切尔身高都偏矮,大前锋无论巴恩斯还是布朗等人,都是外线出身,美国又习惯1-4号位掩护换防,所以经常出现错位小防大的情况,昨天美国队甚至尝试了联防,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可以理解为波波尝试新套路,和世界接轨,但更多是因为美国失去了以往的防守威慑力,必须融入新套路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美国的假想敌不是捷克,也不是土耳其,而是两场赢105分的塞尔维亚,以及其他硬实力上不输他们的强敌。

对塞尔维亚怎么办?

防无球不利——塞尔维亚是全世界最会传球配合的球队,拥有全世界最会传球的大个子约基奇。

用五小——塞尔维亚有四个210cm以上的大中锋,还有第一高度博班,且各个身怀绝技,这可是国际赛场,高度的重要性远胜于NBA。

靠三分球致胜——看似是最好的办法,但必须期待全场保持手感,关键对面塞尔维亚进攻火力一点不差,打对攻似乎不是好选择。

想赢塞尔维亚,必须抓防守,造失误打反击,欺负对面速度慢,可至少从昨天的比赛看,美国的反击成功率不高。

说了这么多都是对美国不利的,人家不就是险胜一场吗,又没输,至于说这么多吗?事实摆在眼前,我也不是说美国一定不好打,只是的确不稳。

好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态度端正,在一场定胜负的淘汰赛中,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国际大赛的魅力。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塞尔维亚挑战美国了,但是对美国而言的又一个坏消息是,昨天比赛中塔图姆扭伤了脚踝,不知道能否赶上后面的比赛。

“美国队,别以为你已经稳了”,现在最难的恐怕就是波波老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