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所长写了一篇部分国男仇视丁真图鉴。
想看的戳:无能狂酸 。
很多男人因为丁真走红,开始疯狂跳脚。
他们不忿、谩骂、侮辱……整个过程可笑又迷惑。
直到今日依旧如此。
B站播放量近80万的视频唱道:
“十年寒窗苦读,不及丁真一笑。”
他们愤怒:
“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却不如一个连书都未曾读过的人。”
知乎8万人点赞的回答写道:
“我工作比丁真努力,我比丁真有知识,还比他有才华,思想也比他成熟。”
他红我不红,他行我不行。
“那就是世界稀烂,价值观扭曲,羞辱努力的人。”
?
所长真的不懂。
觉得丁真长得不帅,对丁真无感,不喜欢他上热搜太多,甚至有一些酸味……所长都完全能理解。
审美不同,人性参差而已。
但一小部分男人,至于如此悲愤妒怒吗?
甚至嫉妒到,要用各种下作手段,想让丁真发烂发臭?
丁真到底戳到他们哪跟肺管子了?
他们又到底是怎么样一群人?
据所长观察,他们大都是觉得丁真不配。
因为对方不如自己努力。
这群人异常执着于描绘自己生活的不顺:寒窗苦读,参考书厚,作业太多,工作压力,社交心累…
“如果不是这些弄浊了眼,我也会有丁真那样纯真的眼睛。”
是吗?
丁真不努力吗?丁真很幸福吗?
他的生活,要比这些人苦太多。
家乡理塘,海拔4000米,气候严寒,缺氧严重……
休论生活,那里的人就连生存都很难,平均寿命比内地短近20年。
尤其是丁真所在的然日卡村。
距离理塘县城,还有着近百公里的路程,几乎是与世隔绝。
直到2015年都没有通电。
他们倒是想学习,可几乎没有什么机会。
村里只有一所破烂的小学。
那群“高知努力青年”还说自己寒窗苦读?
看看真正的寒窗吧!
并且即使是这样一所小学,想去读书也困难无比。
因为小学并不在牧民的居住区。
丁真和朋友当时在这里上学,需要数个小时才能走到。
读书学习,在那些“高知男”眼里纯粹是受苦;而在丁真们看来,是连接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希望。
右1疑似丁真
那群“高知男”嘲笑丁真是文盲?嘲笑他不会普通话?
还借此吹捧自己的“寒窗苦读”多辛苦?
太可笑,也太令人作呕。
以及他们大喊不公的“文盲丁真能进国企”。
“一个文盲靠一张脸就弄进国企,置每年那么多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人于何地?给下一代中国人传递的是什么价值观?”
?
国企的岗位,和事业单位/公务员编制有什么关系?
嫉妒得都不讲基本法了?
再况且,嫉妒丁真入职国企?
丁真签的确实是国企,但只是一个没有编制,五年到期的临时合同工而已。
工资3500,岗位博物馆讲解员。
嫉妒这个?还高呼不公?
所长公平——
现在这些人,就可以去理塘文旅公司面试,这家国企也还在招人。
丁真同款工作博物馆讲解员,需求很多。
月薪两千四,表现好有奖金。
高中文凭就可以,条件好的初中也行,你帅成丁真小学也行。
他们会去吗?
一个在海拔4000米,气候严寒,生活困难,没什么娱乐活动,每天需要通勤数小时的国企合同工。
去吗?
嫉妒这个?对这个喊不公?
他们到底是有多失败?
所长点开这群人的精神领袖,那位自称“和丁真一样姓丁”的知乎博主首页。
(烫知识:丁真不姓丁。文盲到底是谁?)
这个高高在上的“成熟/努力/高知/有层次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据他此前答案的描述,就是一个:
“住在猪窝,很懒,外卖盒能攒几天,不扫地不倒垃圾,每天蓬头垢面玩游戏的死肥宅。”
好家伙。
原来这就是高知努力人才啊?
而高呼“读书无用,不如整容”的高知青年二把手:
则是一个27岁人生无力,读书不好还自视甚高的酗酒青年。
还有那位“熟练掌握两国语言”,愤怒于社会只看脸的小伙。
是一个收藏夹里满满都是“男生如何变帅,男生如何穿搭,有哪些便宜潮牌”的,年纪十八九岁的网瘾大学生。
他们努力?他们高知?他们寒窗?
不过是人心窝在阴沟,又懒又废又自信,对丁真妒火熊熊燃烧的无能青年罢了。
如果他们像丁真那样骤红,恐怕早就逃离苦苦挣扎在生存线的山村,赶赴城市流量变现了。
毕竟,他们读书只是为了红,为了钱,为了对自己“有用”而已。
达则兼济天下,像丁真那样留在村里建设家乡?
呵呵。
他们连丁真的村里,恐怕都不想多待一秒钟。
他们对丁真,就是赤裸裸的恶意。
社会价值观也好,不公平也好,民族大义也好,国家复兴也好。
都不过是这股恶意的遮羞布。
而他们的恶意,又从何而来?
被击碎的自信,被撕开的自卑。
一小部分男人,总有迷之自信。
可归根结底,这份自信并不来源于他们自己本身,而是男权社会所赐。
他们不被苛求外貌,不被命令妇德。
他们是父母捧着的小皇帝,是未来的人中龙凤,他们是金贵的,需要奉拜的男宝。
男权社会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只有成功。
成功了,万般皆好。
不成功?
那就是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就是这个世界有问题,社会风气歪了。
B站视频: 十年寒窗苦读,不及丁真一笑
自己没成功,别人却成功了?
甚至对方比自己起点还要低?
那他们就要以最深的恶意去揣测,去攻击。
为什么这么恨?
这群人是把对自己的恨,全部用来了恨丁真。
他们在网络上对丁真竖起中指,殊不知还有三根指头,都指向了自己。
他们又为什么恨自己?
因为他们的男权世界观,以及扎根其中的自信在崩塌。
大多时候,男人总是抱团的紧。
他们并不在乎女性的看法,只关注其他男性(上司老板父亲)对自己的评判,也就是男性中心。
但这些年,女性凝视来了,男色消费来了。
他们的墙开始出现裂痕。
于是他们怒骂娘炮小鲜肉,用“娘”和对方划清界限。
而当蔡徐坤打篮球时,他们更愤怒了:你凭什么参与到我们这些“真男人”的领域?
于是他们P图嘲讽,抱团狂欢,再度划清界限:
后来小鲜肉又开始健身。
他们更急了。
开始重新定义“健身和肌肉”,把“真男人”的标准又拉“高”了一截:
谢谢,吐出来好多了。
如今,丁真来了。
一个皮肤黝黑,健硕的藏族小伙。
怎么办怎么办?兄弟们赶紧想想怎么把丁真开除男籍,怎么对他开火?
想不出来,那就学疯狗咬人。
女性凝视下,他们赖以自信的男权抱团标准,尽数崩塌。
他们必须直面:我不行,就是我不行。
因为这一小部分男人,除了男权赋予他们的迷之自信,便再无自信,也毫无可取之处。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只能一遍遍抱团发疯,捍卫男权幻梦。
所长很喜欢丁真,便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带着自知之明的自信。
他骄傲于自己的家乡,即使那里贫穷破败。
他清晰于自己的内心,即使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
少年时代,风餐露宿,手脚生疮,险象环生,他尽数接纳。
也偶尔向往城市,却未曾怨命运不公。
他在奔跑的马上,在呼啸的风中,在耸立的山下,长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非依附于什么。
即使红了,即使外面的世界敞开大门力邀。
他也巍然不动。
而是留在了家乡,宣传着家乡,忙碌又疲惫地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和责任。
那些所谓的“高知努力青年”。
他们有什么资格?
在那里轻蔑地,高高在上地攻击侮辱丁真?
嫉妒二字,早年基本一直是女人的代名词之一:
长舌妇,八婆,怨女,最毒妇人心…
而男性呢?男人的胸怀像大海。
是这样吗?不是。
在这场女性凝视之下,很多男人尽数暴露。
正如《大明宫词》里常被提起的一幕: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因为担心地位受损,一哭二闹三上吊着要求武则天专宠于他,对此武则天只是冷笑:
“任何男人,柔媚的、阳刚的,任何男人,只要他处在女性的处境里,他就是个女人。”
一部分男人坦荡接受:
一部分则坚决不认,因为他们羞于面对自己。
只好用更脏更毒的话,更夸张更癫狂的情绪,在内心加固城墙。
但男人们靠“男权浮空自信”,就能一路狂奔的日子结束了。
梦该醒醒了。
那些因妒怒而辱骂丁真的,也消停一下吧。
别再四处张扬自己到底有多不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0lvW3YB9j7PxaI7nV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