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营里长大的我,似乎注定与军人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小时候,只要有人说“解放军”三个字,我就以为是在喊我的爸爸,只要听到“哒嘀哒”的军号声,浑身上下就会有种莫名的冲动,感觉特别来劲。可能正是源于这种情结,我小时候就梦想长大后能穿上绿色的军装。虽然今生没有穿上帅气的军装,但我嫁给了可爱的军人,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嫂。
认识他,是个巧合,爱上他,是因为他身上的军装,嫁给他,是因为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正气与不屈的精神……
4年前,经亲戚介绍,我认识了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长相一般,不怎么会说话,甚至从他身上能闻到一股汗味。这是我要托付一生的人吗?我曾无数次问自己:和他有必要继续交往下去吗?
曾经是军人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家不远千里来到军营,一个人不容易,就是不想和人交往也不要做伤害人家的事,如果经过了解后认为确实不合适也不能勉强。就这样,我带着对军人的敬仰、对军装的崇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他的生活,才发现军恋酝酿的幸福才最浓郁。
在交往中,我对他和他的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改变了最初的许多看法。记得当时江苏阜宁发生了龙卷风自然灾害,时任某部汽车连连长的他,接到上级指示后带领连队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救援工作。
在这一周里,我们相互间无法联系,只是偶然一次从新闻中看到他被汗水浸透全身的侧影。那一刻起,我似乎对他多了份担心、牵挂和思念。得知他救援结束安全回到驻地后,我多日来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下。
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已经爱上了他。直到结婚后,他才让我知道,本来当时准备向我求婚,因为救灾任务来得太突然,只能把准备好的话语藏在心底,已经精心准备好的浪漫场景也只能取消。
但是,我不怪他,因为他是军人,肩负保家卫国的使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形式、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随着感情的不断升温,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平淡,但很甜蜜,虽然不能像其他年轻夫妇一样每天晚上牵手散步,也不能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
至少我们不是相隔万里,想他的时候,靠近他的营院,聆听院子里士兵操练的口号声;可以远远地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有时在周末还可以有短暂的见面时间,有时我甚至喜欢这种隔墙思念的感觉。
距离产生美,相见不如想念。现在回想还真有点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记得那年我怀着“小兵”,孕前期的我因身体不适需住院保胎。去医院的路上老公来电话说要外出演习,为了不让他担心,我撒谎说正在散步,一向讲话利索的我不知为何吞吞吐吐、结结巴巴。
细心的他一下子就听出我的不对劲,被他再三询问,我还是“招供”了。电话那头,久久没有声音,我能感受到他的愧疚和自责,电话这头的我噙着眼泪强装微笑对他说:“没事的,我理解,有爸妈照顾,你安心工作吧。”
放下电话,我如鲠在喉、泪流满面。其实,我是多么想有他陪在身边,哪怕他只能够站在远处看着我也是种幸福。但我不怨他,因为我是军嫂,我比别人更理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更懂得军嫂要懂得付出、学会坚强。
孕期6个月的时候,军改来了,他和他的连队离开了原来的驻地,移防离我240公里以外的地方,很近,也很远。从此,我们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军人,肩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 军嫂,肩上承担着多少幸福的无奈……
每当到部队探亲,我都会远远地看着训练场上正在训练的战士,因为我喜欢那整齐的步伐、响彻天际的口令。望着年轻士兵的卧倒、匍匐,甚至有些士兵因为动作不标准而和自己过不去的反复练习场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军队是个熔炉,把一个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铸成一个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每当我在军营里带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散步时,只要遇上训练的队伍,儿子一定会停下来看看他们。
我希望等儿子长大后,他会为自己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因为他的爸爸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并且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儿子也能穿上军装,因为只有勇敢刚强的人才配得上那身绿色的军装。
你把青春奉献国防,我用一生为你守候;你在部队坚守岗位,我在家里替你补位。当选择嫁给军人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了不再柔弱,虽然辛苦,但今生我不会后悔。
最后我还想对我的老公说:你守国,我守家,“老槐树”下我们放飞爱情白鸽,许下山盟海誓。你为是军人自豪,我为我是“老槐树”传人的妻子而骄傲。今生有你,我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