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好·赛道 || 新能源储能板块,下一个牛股集中营?

2020-12-28   价值线传媒

原标题:新三好·赛道 || 新能源储能板块,下一个牛股集中营?

来源 | 价值线研究院

清洁能源板块是A股年度涨幅最大板块之一。近期以阳光能源为代表的一批公司更是表现火爆,本周涨幅大于20%。

近日,南方多省限电的消息,国家产业规划的重大机遇,和实施中的痛点痒点将清洁新能源的储能板块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万亿储能市场,可能成为下一个牛股集中营,谁将大胜而出?

价值线研究院近期将持续关注新三好公司(好行业赛道、好龙头公司、好价格)。本期价值线“新三好·赛道”栏目聚焦:新能源储能板块,下一个牛股集中营?

A

被“碳中和”引爆的新能源

近日,南方多省限电的消息将清洁新能源的储能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据报道,浙江、湖南、江西、陕西等多地都发出了“有序用电”的通知,有些地方还明确会“拉闸限电”,并对企业生产作出要求。

有专家指出,“缺电”最大的原因或是压在各地政府头上的节能减排考核,今年12月份是“十三五”最后一个月,因面临考核压力,很多地方都通过突击降低煤炭等能耗,来达到考核的目标。

表面上是缺电、限电,实质上是倒逼清洁能源的加快使用,折射出中国正在向清洁能源道路奋力转型。习近平主席近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成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

12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要达到25%左右,意味着接下来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是2019年的三倍。

面对清洁能源巨大的市场前景,资本早已闻风而动。12月20日,高瓴资本宣布158亿杀入隆基股份。而本月初,高瓴资本旗下的中国价值基金还认购了约5亿元通威股份。

资本的推波助澜外加政策的煽风点火,多重利好之下,本周清洁能源再度爆发,A股和港股持续大涨。A股方面:光伏组件企业东方日升单周上涨了25.03%;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单周上涨21.7%,市值突破千亿;硅片龙头隆基股份和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周涨幅也超过了20%。

B

新能源的难言之隐

一场缺电限电,暴露了清洁能源的痛点和痒点。

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今后新能源的发展基本上不需要国家补贴,主要由市场决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消纳,就是把新能源电力消纳好。

什么是消纳?顾名思义,消纳就是消化和吸收的意思。而新能源电力来源的不稳定、不持续,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是清洁能源大省,每10度电中有5.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然而无论水电、光伏还是风电,均存在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先说水电,当冬季用电量大增的时候,恰逢冬季枯水期,占湖南全省电力总装机三成以上的水电难堪大任。

再看风电,风电在冬季最大的问题是风电场线路覆冰。指望风电雪中送炭并不现实。

那么光伏呢?光伏依靠的是太阳能,然而长沙连续17天没有晴天,光伏想发电也无能为力。

如此一来,关键时候我们依然需要依赖煤炭和火电。

是否有办法突破限制?

答案是储能。将平时多余的清洁能源电量储备起来,供需求时使用。

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构建的能源帝国中,储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2019年,特斯拉宣布推出一款名为Megapack的新型巨型电池。每个Megapack一次可以储存3MWh的能量,并且可以将足够多的Megapack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超过1GWh的超级储能设备,这将足以为旧金山的每个家庭提供6小时的电力。在特斯拉看来,这个超级储能设备,将完美解决新能源供电的不稳定性。

特斯拉Megapack

2020年,推出不到一年的Megapack开始在全球落地。在美国本土,特斯拉准备在夏威夷的一个岛上部署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244个Megapack巨型电池;在英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商Harmony Energy 宣布推出了他们在英国的第一个电池储存系统,使用6组特斯拉Megapack电池,总容量为150MWH;在澳大利亚,电力提供商TransGrid确认将使用特斯拉超大储能产品Megapack建造澳大利亚第一个大型储能设施,并关闭其老化的煤炭园区。

特斯拉在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指出,该季度的储能设备安装数量显著上升,达到759MWh。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59%。

马斯克曾表示,自己对储能板块业务的期望是未来可以发展到与汽车业务不分伯仲,甚至超越汽车业务,储能设备能否令特斯拉股价再次翻倍,我们不得而知。

C

万亿储能市场的黎明前夜

储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国信证券测算了国内未来的储能市场空间:在第一阶段,到202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用电侧储能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或达6500亿;在第二阶段,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可高达1.2万亿以上!

万亿市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在新兴行业中,能达到万亿级别市场的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冷静下来看,储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成本太高。目前电化学储能目前的度电成本大致在0.6~0.9元/(kWh),距离规模应用的目标成本0.3~0.4元/(kWh)还有差距,如何让一度电的储能成本下降3毛,是当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随着近年来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成本有望出现非常大的下降空间。

根据BNEF 预计,2018 年储能系统成本为364美元/KWh,到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有望降至203美元/KWh;到2030年,储能系统成本有望降至 165 美元/KWh,相较于2018年降幅达54.7%。

从度电成本来看,阳光电源光储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张跃火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曾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储能的度电成本将会降至0.2元以内。

D

三大模式催跑储能行业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划分,储能目前有三大商业模式:电价套利、5G+储能、风电光伏+储能。

这三大模式解决的根本问题有两类:供电不稳定和储能经济性。

电价套利:什么是电价套利?我们知道,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很多地方在电力价格方面采用的是分时电价机制。在分时电价机制下,一天24小时被分为峰时段、平时段和谷时段,电价依次降低,从而形成峰谷电价差。而电价套利,就是通过对储能系统的利用,白天充电,晚上放电,利用白天夜晚的电价差,进行套利。

风光+储能:风电出力高峰出现在凌晨前后,午后到最低点。光伏则正好相反,正午达到当日波峰,正午前后均呈均匀回落态势,夜间出力为0。不仅如此,天气阴晴对光伏发电系统实际有功功率的影响非常明显。

当二者装机占比或发电占比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通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已经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配合储能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纳和平滑波动,维持电网稳定。

5G+储能:5G的高频段属性使得未来5G基站数量将达到4G基站的2-3倍,同时5G基站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5~3.5倍,这就决定了5G基站的用电量将大增。

通信基站与储能设备结合,不仅能作为备用电源,而且可在电网高峰或低峰时反向选择放电或充电。

一边是缺电,一边是电力资源的浪费,这一的供需不平衡,正是储能技术的用武之地。

E

储能行业头部好公司

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为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根据 CNESA 数据,近五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中,锂电储能系统占比均超过80%,成为主流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一个锂电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 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从当前成本构成的角度来看,目前电池成本约占60%,PCS占比20%,BMS占比5%,EMS占比 5%-10%,其它配件5%。电池和变流器PCS合计占总成本的比重高达80%。

从细分行业竞争格局来看:

储能电池是现阶段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最大份额所在,每GWh储能系统中,电池可贡献利润约2.65亿元。

变流器(PCS)现阶段仍有较高的利润水平,每GWh储能系统贡献利润约0.39亿元。其核心技术——交直流转换技术与光伏逆变器同源,现阶段已较为成熟。

电池管理系统(BMS)为产业链中的细分行业,但其技术壁垒较高,BMS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芯的充放电效果及寿命,现阶段仍需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因而BMS虽然毛利率较高,但研发成本吞噬了大量利润,现阶段净利率水平并不高,后续行业龙头有望实现高额回报率。

储能电池和变流器(PCS)是当前较好的两个赛道。

变流器公司首推阳光电源,储能电池公司看好派能科技、宁德时代、国轩高科。

变流器:阳光电源(300274)

阳光电源是近期的大牛股,近两个月股价上涨了一倍以上,市值刚刚突破1000亿。相当于宁德时代的1/7。

阳光电源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基于二十多年的光伏逆变器平台技术,阳光电源储能PCS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且通过规模优势可以将储能PCS成本做到低于国内同行。根据CNESA 数据,2019年公司在国内储能逆变器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

除了PCS,阳光电源在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亦有布局。阳光电源还推出了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需求侧响应、微电网、工商业以及户用等一系列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

借助于多年海外市场的积累,阳光电源已经建立了成熟规范的国际化渠道,基本涵盖了当前主要的储能应用场景和市场。目前,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在北美,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超过了15%;在澳洲,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合作,阳光电源户用光储系统市占率超10%。公司至今已累计参与全球储能项目超900个。

储能电池:派能科技(688063)

即将于下周三(12月30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派能科技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在电力储能领域,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锂电池出货量占我国电力系统储能锂电池出货总量的8.3%和15.0%,分别位居国内第二、第三名;在家用储能领域,2019 年公司自主品牌以及贴牌方式销售的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共计约占全球出货总量的12.2%;在通信备电领域,公司向中兴通讯提供通信基站后备锂电池。

派能科技募集资金将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生产基地、锂电池高效储能生产项目。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顶尖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及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储能电池:宁德时代(300750)

宁德时代今年涨幅超过了2倍,市值已经突破了7000亿,为创业板第一大市值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均属龙头公司。

与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相比,储能电池的要求更高。1500至2000个循环就足以满足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但储能电池的要求是至少8000个循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位居前二的宁德时代依靠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也已经在储能领域布局。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主要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产品以方形电池为主,主要用于发电、输配电和用电领域,涵盖大型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站后备电池等。

2019年,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大增 222%。根据CNESA数据,2019年储能电池供应商出货量排名中,宁德时代出货386MWh,位居第一且优势巨大。

在2020年2月发布的200亿定增公告中,宁德时代将募集资金中的20亿用于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55亿用于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与生产,技术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储能电池:国轩高科 (002074)

国轩高科一直从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2016年国轩高科成立储能公司,希望通过储能应用,消化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让动力电池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按照国轩高科的发展规划,未来将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成为占据公司超30%营业收入的支柱性产业。

目前,国轩高科已交付40MWh储能系统。2020年9月,由南瑞继保以 EPC方式交付的华能蒙城风电 40MW/40MWh储能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搭配的集装箱式储能电池系统就是由国轩高科提供。公司还与国家电网、华为、中国铁塔、中电投等企业在储能领域达成了合作,储能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国外市场。2019 年为美国西弗吉利亚72MW/72MWh储能调频项目供应储能电池。该项目主要用于新能源调峰、PJM 调频市场应用等,目前已经实现并网运行。

附件:一

清洁能源储能板块其他相关上市公司

附件:二

清洁能源光伏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