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 中国公司收购“动力沙皇”还有最后一里路 坚持就是胜利

2019-12-17   幂谈天下

好事多磨 中国公司收购“动力沙皇”还有最后一里路 坚持就是胜利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据悉就在这几天,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案获得了乌克兰反垄断部门的批准,这家世界最重要的飞机发动机生产工厂之一的厂家最终由中国公司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信威集团取得了控制权。


  马达西奇公司总裁维亚切斯拉夫·博古斯拉耶夫向乌克兰国家通讯社表示,公司别无选择,否则工厂将不得不关闭。博古斯拉耶夫说:“我可能要关闭工厂,要缩减工人的数量。我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决定寻找投资者。我们被提示谁会是投资者,我们去了中国并与之沟通。”他表示,除了购买股份之外,中国人还承诺在两年内对该工厂投资2.5亿美元。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他们(中国公司),你们就不会站在这里,我们也不会这样交流。”据俄罗斯新闻网“rossaprimavera.ru”报道,博古斯拉耶夫当天还对在场的媒体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飞机发动机技术一直是中国飞机制造全部国产化进程上的一大阻碍。作为前苏联的重要国防企业,马达西奇主要经营军用飞机、巡航导弹和直升机的发动机,这家公司还曾为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An-225设计引擎。

  此外,“马达西奇”一直是苏联和俄罗斯生产所有类型直升机所用的发动机的独家生产商。2014年俄罗斯才能在本国境内生产为俄罗斯军队直升机配备的TV3-117系列发动机的新款升级版,“马达西奇”还是全球使用的众多“米”和“卡”型直升机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


  “马达西奇”是为米-26重型直升机生产D-136发动机的唯一厂家。除此之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一些中国民用建筑企业还在使用购买的400多架米-8、米-17、米-171、卡-28、卡-31、卡-32直升机。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马达西奇”已向中方转交了TV3-117系列发动机的大修技术,所以中国可以大大延长它们的寿命。而一旦掌控这家乌克兰发动机制造商,将可大大简化并减少这只庞大直升机队伍的维护成本,而且还为其升级提供了可能性。控制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其意义不言而喻。


  此外,“马达西奇”还产生寿命较短的涡轮喷气发动机R95-300,将其装备在各种类型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包括中程巡航导弹。该公司拥有为运输机生产各种类型发动机的丰富经验,包括为重型运输机安-124生产发动机D-18T。所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军工的项目,并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技术潜力,而苏联时代的技术档案也非常有用。

  此前,美国方面曾数次阻止该公司被中国收购,从而防止中国获取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双方的争端长达3年之久。早在2017年,中方也曾提出收购马达西奇,但乌克兰安全部门介入进行阻挠,收购失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2019年8月曾亲自出面阻止这笔交易,试图推动反垄断委员会否决中国的收购。


  虽然从俄罗斯报道来看似乎中国控股被誉为“动力沙皇”的马达西奇已经成功。但是乌克兰基辅邮报报道,但乌克兰的反垄断机构仍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正在慢慢考虑这笔交易。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主席尤里•特伦耶夫对《基辅邮报》(Kyiv Post)表示:“此事仍在审查之中。”他表示:“此案至少到明年1月底仍在审理中。”他补充称,反垄断委员会正在等待UkrOboronProm提供有关拟议投资的信息。

  前乌克兰议员、现任乌克兰国有国防生产巨头UkrOboronProm政府关系副主管的穆斯塔法纳耶姆说,“我们仍在等待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的决定。”ukroboronprom控制着马达西奇的25%的股份以及一些专利,特别是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研发的发动机技术。

  12月16日,一位因安全原因不愿透露姓名的与正在进行的谈判关系密切的乌克兰高层消息人士告诉基辅邮报,“有力量试图改变局势”,阻止中国公司的收购。毫无疑问这个力量就应该是美国。

  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主席尤里•特伦耶夫说:“我们是公正的,正在等待完整的信息来评估交易。”

  综上,所述中国公司收购马达西奇的公司的交易还有最后一里路要走,正所谓好事多磨吧。反正三年都等了,也不在乎多等几天。希望乌克兰有些人想出去,如果马达西奇不卖给中国公司的话,也许它步黑海造船厂的后尘。(幂谈天下/张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