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全名为《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它的制作阵容极其豪华,不但有“物语系列”、《魔法少女小圆》的执导新房昭之,还有参与过制作知名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的市川南等。
仅从制作方来看,这部动画电影就已经打败了大多数的动画电影,可令大家意外的便是,《烟花》的口碑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好,甚至在豆瓣的评分仅为5.5分。因此,《烟花》也被称为是新房昭之最不合格的作品。
那么,造成《烟花》口碑如此之差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问题的产生永远不会的单一的,就像是化学反应一样,需要原子碰撞达到反应条件,最终才会有一个变化的结果。
因此,这里我将从以下这三个角度来为大家剖析原因。
先来说说造成《烟花》口碑不好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它的主题不够明确。
《烟花》的故事主要为:男主典道对女主奈砂有着好感。为了保护想要离家出走的奈砂,他前后通过三次“如果球”来达成愿望(实际上并不止三次),可最终还是以美好破碎分别的结果告终。
可动画电影在叙述表达上,可以说是绕了又绕,对观众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烟花》这部作品因为主题不够明确,甚至让人有种“多个主题”的错觉,这里说说个人觉得比较贴切却又有矛盾的主题。
从故事简单了解来看,《烟花》看似想要借一个青春时期的男孩子为了心中所爱,不断努力,最终遗憾失败的结果,来揭示一个“无悔青春而过程最重要”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烟花是圆的吗?还是扁的?
这是贯穿整个动画电影的一个线索,表面上它看似没有任何作用,但这在动画中其实有很多细节可以体现的。
在典道第一次使用“如意球”来到自己的假象世界一后,由于听了同学的介绍认为“烟花是扁的”,于是在假想世界一看到的烟花便是扁的;
可在假想世界一他又接受了“烟花是圆的”这个设定后,他在假想世界二看到的烟花便是圆的。
其实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在这个扁的变成圆的过程中,典道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由一开始明明对心仪女生有着好感却羞于表白而后转变成了为了心爱女生而不顾一切,甚至为了这份感情,勇于表达内心的感情,甘愿活在假想世界三里面。
如果那样,你就会转学了,我想和你在一起,我宁愿待在这个奇怪的世界里。
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或许就是作品想要表达的一个“无悔青春而过程最重要”的主题。
但事实上,这种感情变化的成长主题是十分需要肉眼可见的细节来让引导观众的,可事实上,制作组在这方面是完全不合格的,甚至是不断在分散或者误导观众的注意。
比如说动画一开始,故事并不是着手制造伏笔与线索让观众关注,而是以身材极好的老师为卖点,通过几个小哥对这位老师的看法来吸引观众。
这种吸引,对剧情的引导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位身材极好的老师在后面几乎就没有了任何剧情恰恰也说明了这是无用的吸引。
除此之外,更重要是,类似这种无关的卖点,影响了初次观影的观众,让他们误以为《烟花》是一部搞笑动画电影,这是十分致命的。
这种行为就好像是你穿上了一身装备准备上战场了,结果长官叫你脱掉装备然后给你一刀的感觉。
动画前期迷一样的剧情,势必大多数观众“放下脑子”,看看《烟花》会有多有趣而不是会有多感人!
当观众已经放弃思考的同时,动画本身表达不太流畅导致的引导出现问题,这自然会导致一种主题不够明确的结果。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在看完《烟花》后,第一感觉是“我不知道我看了什么”。
小结:
那么,在勉强确定主题为“无悔青春而过程最重要”后,即使是这样,作品的人设也是不太出色的。
比如说动画中的女主奈砂,由于家庭的影响她选择逃避这个她并不愿意接受的世界,怀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而选择与典道离开,这是青春所带来的烦恼。
但在逃避的过程中,其实完全看不到关于她与典道美好的一面,甚至在我看来她就是在诱导典道陪着她一起任性。
或许她在很早之前就对典道产生了感情,但在动画中这些都没有很明显的体现,本身如之前所说动画存在着一定的误导性。
但这些感情美好的一面又没有及时的体现,从而营造出一个“青春期少女为了逃避生活的痛苦不断尝试,即使在纯情少年的帮助下,仍没有好的结局”的一个错觉。
说实话,在我看来,这种青春期少女逃避问题的人设并不能很好展现出作品的一个主题,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要用沙滩的沙在沙滩上建出一个牢固漂亮的城堡一样,看似可行,但十分牵强。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那便是主题本身就不够明确的情况下,角色的人设还如此“掉价”,与本身主题不搭配,观众看不懂自然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小结:
在本身作品的主题就不够明确的表达的情况下,人物设定又不够贴切主题,从而导致整部作品显得杂乱,小题大做的感觉,自然让观众看不懂。
第三点便是《烟花》制作团队的问题,众所周知,《你的名字》在放送后由于独特的魅力被大家所吹捧,而《烟花》的宣传人员想借着《你的名字》的人气,对《烟花》进行一个宣传。
去年一起《你的名字》,今年一起《烟花》。
为什么宣传组要这么宣传呢?其中还是因为《烟花》的制作团队中有着参与负责制作《你的名字》的成员,借着这个噱头,《烟花》的前期宣传与人气自然是不会差的,更何况,这里还有着新房昭之等大神的相助。
可事实上,吹嘘的结果就是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诚然,参与制作《烟火》的工作人员确实有《你的名字》相关制作成员,但数目并不多,一样的成员也就仅仅是是川村元气、市川南、古泽佳宽以及大田圭二。
其次,就算制作团队成员有《你的名字》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合适的。
虽然《烟花》与《你的名字》都是表达着少年与少女之间的青春恋爱故事,但两者核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烟花》注重的是“虚幻的过程”,而《你的名字》侧重的却是“跨越时空的距离”,这就决定了内容的区别;
同时,《烟花》在表达手法上其实确实是有着《你的名字》的影子,表现了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但实际上这只是典道幻想出来的时间线,结局已经发生且不可逆的。
这最终形成的一个效果就是所谓的“四不像”,想高深却没有那种格调,想超越《你的名字》却陷入泥潭,想有新房昭之的特色却又不够明显等。
小结:
总的来说,《烟花》纵使制作阵容豪华,在主题不明确、人设不够搭主题、制作团队强行宣传与磨合三方面来看,它确实也逃不过口碑差的一个结果。
文章纯个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