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的突破到底什么水平,造不到犯规真和裁判有关?

2019-07-17   木南侃球

在NBA赛场上关于裁判吹罚的争议屡见不鲜,尤其在那些备受瞩目的巨星身上,每一次吹罚都显得至关重要。相反,越是大牌巨星往往越会利用规则和技巧躲过裁判的双眼,使得球星与裁判之间的“互动”成为球迷日常探讨的热点话题。

在众多热点话题中,有一些球星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比如哈登为什么总能造到犯规?关键时刻是不是过于依赖造犯规?也有不少库里的球迷提出质疑,为什么库里总是“没哨”?很多球看上去就是犯规了,裁判怎么不吹呢?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库里,一起来探讨一下库里的造犯规能力,到底是不是“没哨”,以及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没哨”。

库里真的“没哨”吗?

上赛季常规赛库里场均出手19.4次,排后卫第7名,罚球4.2次却只排第20,还没有新秀特雷杨多,排第一的哈登有11次,也是全联盟第一。库里的投篮罚球比(FTR)为0.214,只排联盟第157位,突破能力大幅下滑的保罗都排88位。

当然不能直接比数据,库里也的确不是突破型球员,造犯规机会相对较少。最初我看到有人说库里“没哨”,或者“没有圆柱体”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球迷的过于主观,希望喜欢的球星获得更多的罚球。

但后来仔细观察库里的比赛,我发现的确有一些回合存在争议,或者可吹可不吹的情况大多数不吹,对于每年看大量比赛的球迷,在观察多位球星所受到的裁判待遇后,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库里是不是真的“没哨”。

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三点原因,和库里的打法习惯,造犯规能力,以及裁判的吹罚习惯,视角,经验判断等因素都有关。

一、终结技巧隐蔽性过高

想要搞清吹犯规的原因,就得先了解裁判的吹罚习惯,学过裁判法或者对规则研究比较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正式比赛中,像打手、撞人这些犯规很难有明确的吹罚标准。

尤其在NBA这种高水平职业联赛,队员人高马大,对抗无比激烈,如果动作稍微大一点就响哨,比赛就没法看了,掌握分寸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判断呢?

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看“圆柱体”,一般情况下,如果防守人没有失位,没有侵犯对方圆柱体,只要是正常的躯干接触,哪怕动作大一些也不会吹。一旦失去了有利位置,哪怕轻轻拉扯一下也会响哨,因为侵犯了圆柱体。

在NBA里有一些球员就非常会利用规则,比如哈登,众所周知他的过人技巧丰富且娴熟,节奏控制极好,经常一个变相就把防守人过个干净,然后加速直杀禁区。

此时只要防守人对哈登下手,就很容易侵犯圆柱体,而哈登又是最会主动“找犯规”的人,他会在行进过程中主动靠向对手,再通过手臂躯干等部位的“演技”迷惑裁判,想不吹犯规都难。

库里却不同,作为一个191cm的组织后卫,身高并不矮,但体型过于瘦小,甚至走在大街上和普通人别无二致。他没有哈登那样魁梧的身材,想要在NBA的肌肉丛林中生存,就必须练就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

熟悉库里的朋友都知道,他也能像哈登一样把人过个干净,眼花缭乱的运球经常把对手晃的找不着北。不同的是,库里利用的是神鬼莫测的节奏变换,以及出其不意的终结手段。

库里不仅投篮速度冠军天下,所有技术动作的速率以及节奏都有别于常人。他运球时习惯先懒散地直着身子,然后突然下重心加速,刚一起速马上再接第二次变相,幅度并不大,但非常流畅,一气呵成。

更体现在终结技巧,正因为节奏独树一帜,防守人根本摸不清他的思路,库里不可能像哈登那样每个球都主动找身体对抗,或像韦少似的直杀篮下挑战巨人。

库里选择的是极为隐蔽的快速出手。比如突到篮下附近的高弧度挑篮,利用柔和的手感,能比普通人快一个节拍完成出手,或者急停抛射,后撤步中投,等等。目的都是尽可能躲避对抗,用出其不意的出手方式,在防守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终结。

看到这您应该就明白了,库里的选择和哈登本身就不同,一个是极力追求对抗找犯规,另一个是避免对抗,隐蔽出手,为的是舒适安全的出手环境。

这和两人的身体条件以及从小培养的打球习惯都有关。库里就像篮球场上的精灵,魁地奇中的“金色飞贼”,飘逸灵动,漫长飞奔,而这种打法理论上不容易造成接触,也就相对不容易造到犯规。

二、防守人的两难境地

众所周知,库里是公认的历史第一射手,主要进攻手段也来自投篮,但我认为他的突破能力一直是被低估的,或者说是因为投篮太过耀眼,使人们忽略了他的突破。

库里虽然身材瘦小,但对抗能力其实并不差,而且敢于对抗,懂得利用身体。他强杀篮下的比重不高,但真正杀到篮下时,效果却一点不差,一是因为终结技巧丰富,手感细腻,二是因为会利用身体给对手制造麻烦,这里是重点。

身材比较矮小的篮球爱好者大概都有过类似经历,在野球场上面对高个子防守人,怎么才能不被盖帽呢?

如果你去问教练或者身边的高手,一定都会告诉你,越害怕越容易被帽,主动迎上去,找对抗,别躲着,反而不会被帽。只要你靠住对手往里突,他便不敢轻易起跳,因为不好控制身体,碰到就是犯规,而且人在对抗过程中起跳也颇有难度,不如原地不动或助跑后直接起跳来的舒服。

库里非常善用这一招,他跳的不高,无法飞跃对手上篮,用身体制造空间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瘦小,面对高大壮汉却一点不虚。但我想说的是,库里不容易造到犯规,恰好也和这件事有关。

正因为库里的灵动,防守人才拿他没办法,实际上他直杀篮下的回合并不多,只有在绝好的机会,篮下看似空位一人,或者实在没法提前出手,才会做此选择。

也就是说,只要库里选择突破直杀篮下,面临的环境会相对安全,或者说他的过人技巧和速度上的优势,使他更容易制造安全的突破环境,那么站在防守人的视角,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库里的速度太快,节奏太诡异,他现在突到篮下,还要用身体靠住我,碰到他大概率会被吹犯规,所以没必要犯。而且他会比一般的突破手更早或更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篮下,留给我的反应时间太短,要是移动再慢点,想犯规都没机会。

第二,以库里的体型和弹跳,只要碰上比他体型大一点的防守者,硬碰硬基本都没机会,可能直接就被盖了。以他的聪明才智,当然不会以弱碰强。所以很多时候防守人看到库里来到面前,都会有所忌惮,平时直面的机会很少,他的动作又隐蔽诡异,稍不注意就是犯规。真要赶上他失误或决策不佳,都不需要犯规,直接就封盖了。

三、裁判的视角以及判断偏差

这一点原因更多是站在裁判的视角,也是我本人和一些做裁判的朋友交流之后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对,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裁判是人而非机器,在吹罚过程中难免有些倾向性,比如在造进攻犯规的吹罚中,除非是早早站住位置,一动不动,肯定要吹进攻犯规。如果遇到模棱两可的局面,就得自己拿主意。要是一个壮汉撞倒了一个小个子,可能就吹了。相同局面下,换成一个小个子撞到一个硬汉,就总感觉是装的,没准就不吹了。

进攻端也一样,像詹姆斯这种一路碾压型选手,想把他拉下来得花好大力气,犯规动作会特别明显,裁判肯定能吹出来。相反要是动作过小,就容易漏判。

上面只是举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库里是NBA少有的飘逸型小后卫,风格过于独特,与崇尚铁血、肌肉的NBA似乎不太相符。

在裁判的眼中,对于库里的吹罚习惯大致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库里在过人之后,一般没人敢碰他,除非自己往后靠或假动作造犯规,因为太过灵活,碰一下没有意义,既掏不到球也无法阻拦其前进,只能白白搭上一次犯规。所以库里过人之后如果有人从后方或侧方拉拽,不用想肯定是犯规。但情况相对较少,一般人没那么傻。

第二,防守人追不上库里,不只是因为速度快,也和他太能“钻”有关,很多过人就像绕梅花桩一样,迷惑所有人的视线,这“所有人”里,恐怕也包括裁判。

裁判的视角分为开角和闭角,存在视野盲区,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场上有三个裁判,基本能注意到每个角落,会随时根据球的位置移动。但是库里的动作速率太快,又经常在彪形大汉之中穿梭,出手时机和方式又十分诡异,有时候裁判可能会反应不过来。

说白了就是,要么犯规特别明显,谁都能吹出来,但频率不高。要么就是角度太刁钻,迷惑所有人的视线,裁判看久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吹,球场上机会稍纵即逝,每个回合电光火石,留给球员以及裁判反应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以上三个观点都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