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月,由5户农民成立的,注册资金150万元,到现在已吸纳到32户,机械由十几台套发展到七十多台套,作业服务由单一的几项发展到对玉米、甜菜、高粱、土豆、青饲、大豆的耕种防收做到了全程机械化服务,各类农业机具齐全,机具总造价已经达到四百万元。
针对农牧户种植规模小且生产效率低、市场信息闭塞,种植生产标准化和专业程度低,农业先进技术接受慢,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按照“加快三产融合,创新社会化服务载体”的思路,以解决农村“老龄化”和土地分散化、闲置化、细碎化造成农业收益低的问题为主攻方向,在保持现有农机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围绕玉米、甜菜、高梁、土豆、青饲、大豆,种植全产业链,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提供了“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用规模化服务突破传统小农户家庭经营对地块和家庭的限制,逐步把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通过服务小农户、合作社自身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服务由几千亩发展到上万亩。
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在农牧业社会化托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托管模式上,突出区域协作,层层推进。种好每一块托管田,通过托管和农民自种地对比算账,吸引更多的农牧民接受托管服务,开展整村家家户户联合,块块土地连片,先进大型机械进地,先进技术进地。
二、在托管经营模式上,突出全程服务,在保持农牧户生产经营家庭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一体化服务,农牧民向合作社支付农业生产全程托管费。
三、在托管操作模式上,突出技术和科技支撑,合作社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保护性耕作,中耕深松技术,保证了托管地块的高效高产。
四、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中带动结对帮扶和脱贫任务,依托自身经营技术、产业等优势,培训优秀拖拉机手和半价收取托管费用,有效的起到带动脱贫,有效地破解了当地农牧民种地先进机械化的困局,获得了规模化的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收,农牧民增收。
享受社会化服务,让养牧大户轻松种玉米,任海波养殖了五十多头牛,每年春秋种地都犯愁,家里还得饲喂牛,外面还得去种地,忙的不可开交,自从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推出全程农业社会化托管模式,任海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300亩玉米种植全部给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托管,在2018年底出售后每亩增产200斤,亩产达到了1900斤,任海波笑着说:“这种模式好, 既能把家里牛能照顾好,地也增产了,双丰收,2019年还要继续合作。”2019年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合作的面积增加了一千多亩。
现在种地收入低、土地零散,年轻人都不种地,农村种地的基本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在家种地,闲置土地太多,六十岁左右的人想种地却没有劳动能力了。农业社会化机械化服务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难题,乌义日图嘎查的斯琴,今年62岁了,老伴去世了,女儿、儿子全部考上大学,在城里工作,斯琴拥有二百多亩土地,自己岁数大了,没有能力再种那么多地了。2018年,我们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社员给老头儿讲解社会化服务的好处和优势,斯琴老头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220亩土地委托给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一年的工作下来,老头儿经历了全程机械化的作业、耕种防收,秋后每亩增加收入160元,和每年累死累活的种地收入还不高相比较,斯琴老头儿高兴的说:“还是机械化好,全程机械化节省了劳力,亩产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60多岁的人也成为种粮大户了。”2019年我们合作社继续为斯琴老头儿服务,今年玉米又是一个大丰收,玉米单重4.6两多籽粒,我们把玉米给斯琴老头送到家,老头又是倒茶,又拿烟,说明年还要跟我们继续合作。
这些成功的典范,让更多的农户感受到了全程社会化和机械化服务带来的好处和便利,2020年,为了更好的推广整村托管、三方共赢的合作社体系,振兴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真正解决种粮累、种粮苦,没有人愿种粮的问题,益耕农牧业机械合作社将继续诚信经营,更好的服务三农,让社会化托管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巴林右旗农牧局
编辑:宋明飞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