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亲戚这样逗孩子,家长觉得没问题?

2019-09-13     青柠妈妈

文|青柠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美芽的孩子小豆豆性格活泼,听说有客人要来家里,显得很是兴奋。

晚上下班后,美芽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招待许久未见的表姐,并叮嘱小豆豆要主动跟阿姨打招呼,表姐也很热情,带了一些礼物过来。

小豆豆可爱乖巧的样子让人心生欢喜,美芽的表姐问小豆豆:“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小豆豆也都一一作答。

表姐又问:“那我们小豆豆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啊?”

小豆豆想了想,回答道:“都是一样的,爸爸妈妈我都爱。”

表姐又追问:“那你更喜欢哪个呢?只能选一个!”

小豆豆突然变得紧张,马上就要哭出来,他觉得爸爸妈妈都是自己的,为什么非要选一个?

美芽赶快对表姐说:“你别这样逗孩子,他会当真的。”然后又安抚了孩子,小豆豆才重新变得开心起来。

因此跟孩子开玩笑时,一定要慎重,不然不仅会让孩子惊惶无措,也会让大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孩子成为大人话题的中心,却不知大人无心的玩笑让孩子倍感伤心

相信家长们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

  • 春节带孩子回老家,很多让孩子觉得面生的亲戚一直逗孩子,甚至用恐吓的语气吓唬孩子,直到把孩子吓得大哭才满意;
  • 年轻父母准备要二胎,有些长辈就会开玩笑对孩子说,你的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等等。

这些场景很熟悉,甚至大多数人小时候也都经历过。这些喜欢开玩笑把孩子逗哭的大人并不认为这会给小孩带来什么影响,玩笑而已,都这么“玻璃心”那大家都有心理问题了!

甚至他们并不担心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他们看着孩子那张窘迫的小脸,嚎啕大哭的样子就觉得十分有趣。很多爸爸妈妈心里虽然不愿意,但是为了大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选择忍气吞声。

然而这对孩子其实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来节日带给孩子无限的欢乐,就因为其他人不知深浅的玩笑话,而让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对于大人的玩笑话,孩子往往会当真,并记在心里。稍有不慎可能还会造成心理阴影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大人说的哪种话是玩笑,尤其是:

  • “爸爸妈妈不爱你了”;
  • “爸爸妈妈只能选一个”;

这种玩笑,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庭的地位发生了威胁,原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可能也要分开。

尤其是准备要老二的父母,好不容易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接受了“二胎”的到来,就因为老人的一句玩笑话,让孩子变得更加抗拒,甚至造成心理伤害,难以得到纾解。

喜欢逗孩子无可厚非,每个人见到可爱的小孩子都忍不住逗逗他。逗孩子的方式有很多,难道看孩子被逗笑的小脸不比嚎啕大哭更让人开心吗?

如果我们精心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礼物,或者夸一夸他,甚至单纯的做个鬼脸,都比恐吓孩子要好得多,还可以拉近自己和孩子的距离。

因此,真正爱孩子的人一定是不会舍得用刺耳的话语来刺痛孩子幼小的心灵的。

“沟通是良药”,家长对孩子的安抚至关重要,必要的时候请拒绝这种玩笑

在生活中,孩子被开玩笑是无可避免的,有一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自己慢慢冷静,不会跟孩子做什么解释,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积极安抚孩子,不让孩子有过多的负面情绪。

1.主动及时的沟通,是安抚孩子的“良药”

在孩子因为他人过分的玩笑而感到难过时,我们可以将孩子带到一个较安静的地方,询问孩子的想法,然后消除孩子的疑虑。我们可以这么跟孩子说:

  • “爸爸妈妈还有宝宝永远都会是一家人,谁也不会抛弃谁,这样跟你说的叔叔是开玩笑的,你只要记得妈妈的话就好了!”
  • “爸爸妈妈生了二胎对你的爱也不会减少一分,你的玩具和漂亮的衣服也不会少,而且以后你还会多一个小伙伴陪着你!”

家长不要觉得这些不重要,大人之间尚且需要进行沟通,何况一个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呢?

2.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有些孩子因为他人的玩笑而崩溃大哭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句玩笑话刚好戳中他内心的“小忧愁”。

比如说:

父母最近刚好吵架了,导致家里的气氛一度降到零点。孩子对这种事情是十分敏感的,对于父母的不合,内心会觉得非常无力和担忧。
父母这段时间刚好准备要二胎,孩子心里一直都没有完全接受,但被父母安慰的话语所打动,但是被其他人一恐吓,就更加认为自己被抛弃了。

因此,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给孩子足够安全感,让他感受到这个小家是温馨的,父母对他的爱也是持久的。

3.拒绝他人对自己的孩子乱开玩笑

有些人对孩子开玩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的话是否恰当,但看到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后就会选择改掉,以后不会再说;

还有一些人,他的内心就是“坏的”,看到孩子因为他的玩笑而哭闹他就会很开心,并且三翻四次用这种话来刺激孩子,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也无需为了表面关系而选择忍耐。

我们可以当场就反击他“我们才不会抛弃宝宝!”并要求他以后都不许再这样跟孩子开玩笑了。相信这种行为足够让孩子感到安心。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也经历过长辈跟我们开的这种“玩笑”,甚至有些玩笑在长大够还是记忆犹新。这足以说明这种开玩笑的方式,并不能让孩子接纳。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不是家庭的“附属品”,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拒绝这种无聊的“玩笑”破坏我们的亲子关系。

今日互动:家长们会逗孩子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的烦恼和困扰有所帮助。

我是青柠妈妈,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bJn4G0BMH2_cNUgF9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