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右旗阿敖镇:驼背上的三链工程让富民党建更有效更有力度

2020-08-25   阿右旗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阿右旗阿敖镇:驼背上的三链工程让富民党建更有效更有力度

“嘎查牵头成立了骆驼产业基地,党支部积极引领带动,把党员和牧民聚在产业链上,大家伙只需以骆驼入股,年底就可以按股分红!”提起加入合作社的各种好处,可算是打开了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套海嘎查牧民图门的话匣子。

初秋时节,金色的阳光洒在驼乡的大地上,走进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套海嘎查驼奶奶源基地,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使用崭新的设备进行着骆驼驯化挤奶作业,像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阿拉腾敖包镇骆驼产业发展的侧影。阿拉腾敖包镇坚持把富民党建“三链”工程与特色骆驼产业发展相结合,让更多的农牧民脱贫增收,在驼乡大地上折射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光芒。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强镇、文化建设“四轮驱动”,立足打造“全盟乃至全区骆驼产业发展桥头堡”总目标,在全镇科学布局四座驼产业基地,着力打好科研、致富、文化、康养“四张牌”,致力将骆驼产业打造成为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富民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子。以骆驼产业为依托,精心布局打造富民党建“三链”工程示范点,在产业发展一线成立非建制性党支部3个,滚达来嘎查由党支部委员、党员中心户领办的三家骆驼产业合作社带动嘎查7名党员参与到合作社生产中,辐射带动全嘎查35户146名牧民增收。巴音塔拉嘎查驼乡涌泉驼奶奶源示范基地每月向内蒙古沙漠之神科技有限公司稳定供应驼奶6吨,并做好23户贫困户骆驼托养,共有5名党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合作社发展中。固日班图拉嘎嘎查驼奶系列食品加工合作社,累计带动25户养驼户增加收入,共有10名党员直接参与合作社经营。目前,阿拉腾敖包镇已成为全旗最大的驼奶供应地。

“刘书记,咱们嘎查现在有了自己的驼奶基地,我估摸着要想把更多的党员和农牧民群众带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我看还是得在‘三链’工程上下功夫啊”!巴音套海嘎查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邱军旭和嘎查党支部书记刘璟元一起盘算着。

去年以来,阿拉腾敖包镇申请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15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在巴音套海嘎查新建了占地30亩的驼奶奶源基地,合作社现有骆驼260峰,其中挤奶母驼130峰。为了更好地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确保让农牧民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嘎查在基地成立了非建制性党支部,定期开展驼背上的“三链”工程主题党日活动,并挂牌成立了巴音套海嘎查驼产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党支部“三链”工程示范点。目前,巴音套海嘎查由党支部书记牵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带头,共有3名党员和9个农牧民群众在基地以托养入股骆驼60峰,参与到合作社生产经营中,每人每托养1峰骆驼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基地目前每天稳定供应驼奶360斤,预计年产量达27吨,可实现收入120余万元。党支部把主题党日开到基地生产一线,结合推进“牢记党的宗旨 践行党员义务 落实新思想带头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动员嘎查22名党员在主题党日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如何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抓好农牧区产业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开展专题研讨和成果交流5场次。组织党员实地观摩学习骆驼驯化挤奶、接羔保育、驼奶供应等养殖技巧,并由专人讲解,真正将“主题党日”与学习教育、民主议事、交流生产经验、破解难题结合起来,在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农牧民生产生活技能。

在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邱军旭的驻村工作日记里,满满当当地记录着这样一件事:“从嘎查要成立驼奶基地的那天起,我就想着怎么通过结合发展‘三链’工程,让更多的党员和农牧民群众参与到基地的发展中,让大家共同获得实惠”。

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通过发展骆驼产业或参与骆驼产业发展切身感受到产业富民的实效,看到了新时代农村牧区发展的希望,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今年以来,全镇11家骆驼产业合作社不同程度受疫情影响,但由嘎查党支部创办领办的3家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及党员中心户牵头开办的4家合作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1家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339万元,累计带动60户182名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分红收益,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成效显著。同时,积极为5名党员争取党建金融贷170万元,为党员发展骆驼产业注入了“强心针”。

来源丨北疆先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