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复缓慢,疫情影响下的豆粕行情难有突破

2020-04-10   农产品期货网

短期供给紧张,长期原料充裕

3、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少,导致沿海大豆库存下降,目前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240.93万吨,较去年同期372.04万吨减少35.24%,为近7年以来新低。短期来看原料供给趋紧,令油厂开机率下降,豆粕产出量亦下滑,提振连粕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然而目前巴西大豆压榨利润良好,中国买家积极采购巴西大豆,周度购买量高达35船较高水平,3月份巴西大豆对华装船量创历史新高的1000万吨,4月份目前排船量已经达到932万吨,如果物流没有受到疫情影响,4月份巴西大豆装船量也将超高,正常情况下,巴西大豆到中国的时间为45天根据,最新装船及排船情况,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预估5月份大豆到港量960万吨,6月初步预估950万吨,7月份初步预估930万吨,8月初步预估850万吨,9月初步预估750万吨,后期大豆到港量庞大,对连粕价格形成不小压力。

生猪产能虽有好转,但是恢复速度缓慢

虽然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养殖利润高企的刺激下,养殖户积极补栏,去年10月开始能繁母猪环比转正,今年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7%,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但是整体恢复速度缓慢,首先,现阶段能繁母猪存栏中三元母猪占比较高,特别是后备母猪中绝大多数为三元母猪,由于三元母猪配种难,且繁殖效率低(仅为二元能繁母猪的60%~70%)和生长速度慢等因素制约,预计将延后行业产能恢复时间。其次,从新生仔猪数量上看,新生仔猪数量开始增加,据统计全国10万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月仔猪存栏环比增长了3.4%,这是第一次出现环比增长,但是对应生猪出栏预计要在8-9月份左右,因此2020年仍是生猪供给紧缺的一年,预计其对豆粕需求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完全恢复往年正常水平至少要等到四季度甚至明年。

豆粕库存或低位回升

一季度因春节假期、复工延迟、原料短缺等因素共振,使得豆粕库存长时间维持在低位,另外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好转,近期发改委称全国除湖北外复工率达90%,部分省份接近100%,终端需求较前期已有所好转,豆粕现货成交量高企,亦支撑豆粕去库存。此外由于巴西雷亚尔疲软,大豆进口成本优势明显,使得油厂压榨利润丰厚,若二季度油厂压榨利润持续良好,将刺激企业加快压榨进度,而生猪产能恢复尚需时日,4月份之后豆粕库存或从低位回升,将限制连粕价格上涨空间。

行情展望与操作策略

3月份大豆到港量较少,且受疫情影响导致巴西、阿根廷农产品运输、装船及检疫时间延长,4月份大豆到港量或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导致国内油厂开机水平偏低,豆粕短期供给偏紧,刺激连粕价格快速拉升。但是巴西大豆压榨利润丰厚,吸引中国油厂积极采购大豆,同时国内生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豆粕终端需求恢复缓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或限制连粕上涨空间。综上所述,建议二季度重点关注海外疫情对大豆物流运输的影响,如果大豆出现阶段性到港推迟,油厂缺豆停机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推升豆粕价格,豆粕价格有望突破3000元/吨一线,下方关注2700元/吨一线支撑。(农产品期货网分析师李宏磊、王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