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富二代的不成功奋斗史

2020-01-03   唐诗宋词古诗词

1

陈子昂出生于四川射洪,他的家族是蜀中大族。他的先辈中有很多人当过官,最有名的一个竟然还是辅佐过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谋士陈平。

到了父亲这一代虽然已经沦落成平民,不过他家仍然是十分有钱。陈子昂父亲凭着这份家业就曾作出“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的惊人之举。陈子昂在父亲的感染下也继承了父亲豪爽的性格,史称其“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很有点纨绔子弟的样子。

他后来在《赠严仓曹乞推命录》中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陈子昂由于先天不足,身子骨很弱。

他父亲就让小陈练武艺来强健身体。陈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陈子昂虽然学习了武术,但是没学到武德,陈大公子经常带领一班小弟四处惹事生非,打架斗殴。

在十七岁的时候终于捅出了娄子,在一次斗殴中他把别人砍了。要不是家里人出了大笔钱疏通官府,补偿受害者医疗费,他就要抵命或者吃牢饭。

经历了这件事他老实多了,也许是受到了这件事的刺激,他决定弃武从文,专心的在书斋读书,搏个功名以重振祖上的荣光。“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他如是写道。

十七岁才开始读书,起步很晚,浪子回头的陈子昂很努力。但是家乡的教育资源很有限,他于是就踏上前往长安的路。

由于家里很有钱,北漂的他来到帝都时没有去挤地下室,啃冷馒头,而是花钱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去学习。

由于性子急,不知道全国科考的浪大水深,他接连两次参加了科考,结果他在人才集聚的帝都不出意料的光荣落榜了。

公元684年,陈子昂再一次入京赶考,这一次他灵活多了,在考期间,利用手中的钱广交友人,比如当时著名官员:宋之问,杜审言。他还在闹市中公然摔坏了一把价值千金的琴,很好的炒作了一把,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庙堂民间。

他这样做是有说头的,因为当时的科举成绩不仅仅包含考生考场发挥还要看考生平时的诗文水平以及人望,以求更综合的评价考生。陈子昂的钱没有白花,虽然不知道他有没有塞红包给考官,反正这次他考上了进士科。

时年不过二十二岁,在那个“五十少进士”的时代,他可比四十六岁才中进士的孟郊更有资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想必此时他一定憧憬着似锦前程。

2

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一定有官当,就像如今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所以当官还要自己去争取。

当时恰逢唐高宗去世,武则天阴谋夺权。陈子昂瞅准了政治风向,就玩了一把政治投机,上奏说武则天可以独断朝纲,还不无肉麻的说武则天是“非常之主”。此次“壮举”,陈子昂得到了武则天嘉奖,因此他释褐成为了一名九品芝麻官。

陈子昂尝到了甜头,又上了一道《大周受命颂》,阐述了武则天如何天命所归,众望所归。但是这次武则天没有升他的官,因为武则天是外貌协会的,喜欢俊美的男子。陈子昂因为面相不好所以没有被武则天继续提拔。

公元686年,大唐边疆烽火燃起,武则天集结大军讨伐进犯的胡人。陈子昂随军出征,但是在边疆喝了西北风,吃了沙子的陈子昂还朝后没有任何封赏。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失望,不得志的情绪溢于言表。但是三年后,武则天估计是想起了他的劝进之功,还是稍稍提拔了一下他,让他当了从八品的参军,不久就升任右拾遗。官虽然当得不大,但稳中有升。

右拾遗是谏官,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监查百官,年轻气盛的陈子昂估计因为干这份工作得罪了不少权贵,不久后他因为受徐敬业兵变的牵连成了“逆党”而锒铛入狱。还好陈子昂机灵,没有坐以待毙,托人向武则天说明了自己的冤情,武则天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就下令不再追究了。

出狱后,他大发感慨,认为自己一心为国,却“世道不相容”,很是消沉了一阵子。

3

公元696年,烽火再起,契丹首领李尽忠率军大举犯边,攻陷营州。

武则天为了牢牢掌握军队,让她那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族侄武攸宜挂帅。陈子昂任参军,随军第二次出塞。武攸宜没有战斗经验,也不是什么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只是一个走后门的窝囊废。

果然,刚与契丹交兵旋即唐军大败,武攸宜随即带兵仓皇退守关内。见到这种危险的局面,陈子昂向武攸宜自荐 ,说:“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刚刚大败的武攸宜看到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大话,又羞又恼,对陈子昂大发脾气,还说了你小子算哪根葱之类的话,最后把他降为军曹。

此时的陈子昂是有志难伸,郁闷难当,已近不惑之年的他黯然神伤地登上了当年燕昭王招贤纳士的黄金台。忆古思今,联系到如今怀才不遇,遭人挤兑,顿生生不逢时之感慨,伯乐难遇之孤独,仰望苍天,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无限,竟无我立锥之地。

经历了这些波折,他萌生了退意。

公元698年,陈子昂以赡养父亲为名申请辞官,武则天还算厚道,批准其带职返乡。

回家后,陈子昂喜欢上了道家,在家开炉炼丹,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陈子昂家乡县令段简受到当朝权贵的指示,便罗织罪名,把他送进了监狱。

陈子昂家人送了二十万钱以求县令放了陈子昂,但是无效且不退款,段简讹了陈家一笔钱后,仍然不放人。陈子昂在狱中悲愤交加,体力不支到难以起身,自占一卦为凶兆,于是“仰而号曰,天命不佑”。最后抱恨死于狱中,年仅四十二。

少年时代仗剑天涯的游侠浪子,青年时代幡然醒悟的折桂进士,中年时代却屡屡被害,终致死于囹圄。千秋之下,已是黄土白骨,唯有文章华表流传后世。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滔”,这也算是对他这并不算成功的一生的某种告慰吧。

作者:孟明,一名武汉大学生,喜欢诗词以及诗词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