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风险提示】八月份这些疾病值得关注,请注意防范!

2019-08-01   福州疾控

经综合分析研判福州历年传染病疫情数据、国内外疫情动态和气象水文资料,福州疾控提醒您——

八月份应关注以下疾病

登革热腺病毒感染

食源性疾病

高温中暑

01

登革热

最近几个月,东南亚多个国家暴发了登革热疫情,柬埔寨、越南、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发病数较去年同期水平上升85%-5倍。随着外出经商、旅游人数增多,我市持续有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加上夏秋季雨量充沛,我市特别适合蚊虫生长繁殖,若防护不当,可能发生本地传播病例。

登革热属虫媒传染病,可防可控。

1、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在出行前应向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2、在登革热流行区生活或旅行,应做好防蚊措施,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剂。

3、入境时如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当主动向海关申报。登革热高发地区归国的人员在15天内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生告知出境旅行史。

4、建议全市市民经常检查家中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清除蚊虫孳生地,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02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夏季及冬春季多见。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感染后常表现为高热、咽痛、流鼻涕、结膜炎、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肺炎。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新兵、学生和托幼儿童,特别是 4 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感。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可发生在各年龄组。

腺病毒也能在污水、游泳池和尘埃中稳定的存活, 游泳是腺病毒感染传播的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

近年来,国内多次报道在暑期游泳培训班中发生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

预防腺病毒感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尽可能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太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菜市场。

3、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需注意遮挡口鼻。

4、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环境差的公共泳池游泳。在消毒工作做得不够的泳池里,一些集体游泳,尤其是儿童集体游泳,最易感染腺病毒,引发“泳池热”。

03

食源性疾病

夏季,高温高湿为细菌增殖创造了适宜条件,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加快,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常见的有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预防食源性食物这样做:

1、尽量食用新鲜食物,生食蔬菜瓜果要洗净,最好在流动的水流下清洗,食物制作和储存要生熟分开。

2、食物要彻底加热,使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保持10分钟,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应重新加热并热透;如果有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应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以下。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3、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后直接食用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生食。

4、要到正规超市或者菜市场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5、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不到卫生状况差的餐馆和流动摊贩处就餐。

04

高温中暑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在户外稍一走动就会汗流浃背。但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待在户外,这就非常容易中暑,严重的甚至引起热射病。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容易中暑。若在高温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的人群,即使是年轻健康的人群也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预防中暑这样做:

1、夏日10点至16点期间不宜在烈日下行走,必要外出活动时,请做好防护工作,随身准备充足饮用水,选择透气吸汗的棉麻衣物,避免因无法散热而中暑。

2、夏日体内水分会更快蒸发,如果感觉口渴证明身体已严重缺水了,特别是户外活动或工作的人群,应做到定时定量补充水分,出汗较多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

3、天气炎热可以适当使用空调,但是温度不要低于24℃,也不宜让室内外温差超过5℃以上,外出归来不要立即吹空调、吹风扇或洗冷水澡,而是应该先缓一缓喝口温水,使体内温度适当下降下来。

供稿:传染病防控科

编辑:小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