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唐山集中整治

2019-11-23   唐山广播电视台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由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18个市直部门,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围绕“四个聚焦”(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统计造假4个方面问题)确定的26个整治项目88项整治措施,各相关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2019年,全市主动加压防贫脱贫,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防贫资金2402.19万元。

市扶贫办印发《唐山市关于建立精准防贫机制的指导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机制。

市纪委监委机关联合10家扶贫职能部门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首创“扶贫政策监督二维码”,有效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公开发布以来,共计45682名群众通过“扫码”了解了相关扶贫政策,直接解答群众疑难问题3314人次。

在推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方面,市教育局全面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两类学校”10750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19.44%。推动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现象归零。

市卫健委围绕“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的目标,建立完善《市县乡村户五包联工作制度》《健康扶贫包联督导检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机制,推动“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落实,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较重问题。

市住建局提前9个月完成了省达我市2019-2020年度4类重点对象1200户危房改造任务,做到住房安全有保障。

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市教育局不断加大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中小学违规招生问题的整治力度,共查处中小学违规招生问题5起,查处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案件45起、处理58人。

市医疗保障局制发《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市县两级医保经办机构,检查定点医药机构8000家,依据服务协议终止协议66家,暂停医保服务283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违规违法案件71例,追回违规费用3138万元。

市卫健委围绕重点解决10种发病率高的儿童血液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救治问题,建立健全诊疗服务网络,组建市级专家组,提升全市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识别诊断和诊疗管理能力,已收治儿童血液病3例、儿童恶性肿瘤5例。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检查经营使用单位2594家次,查办食品安全案件508件,取缔无证黑窝点、黑作坊、黑工厂83个,集中销毁罚没食品12.4吨。

市公安机关侦办食品药品安全案件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人,涉案金额2880余万元。

市生态环境局集中组织对辖区内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以来新排查发现的7786家“散乱污”企业再次进行“回头看”,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

市水利局坚决纠正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已完成清理河湖“四乱”问题970处。

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

市民政局开展农村低保问题专项治理,目前全市农村低保61683人,较上半年净增2709人,农村低保保障率进一步提升。

在整治住房租赁中介乱象问题方面,市住建局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中介机构103家,督促90家公示信息不全的中介机构完成整改。

在解决群众身边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养护问题方面,市水利局投资13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重点抓好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维修养护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22万元,全部项目预计11月底前完工。

市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改造农村公路445公里。

聚焦统计造假问题

市统计局开展“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指正,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按规定对不符合“四上”标准的企业退出35家。

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迁西县、滦州市造假问题,给予2人政务警告处分,完成35.5万元罚款上交。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