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匠常说的“嫁接”,操作到底难不难,其实抓住要点很容易成功
乍一听,“嫁接”、“扦插”好像很专业的样子,仿佛只有精通此道的花农们才可以着手安排相关事宜。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扦插其实就是把植株的枝叶(某一部位)“插”入土壤,经过一系列“变化”后,萌发新苗的过程。
嫁接则更加简单,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把不同品种的花卉“放”在一起栽培,最终长成“复合型”的产品。这样看来,嫁接不仅不苦不难,还是非常好玩的“活儿”。倘若大家想要培育出自己的专属品种,便可以通过“嫁接”这一行为实现。因此,要想嫁接成功,别的不用考虑,只需要掌握下面这几个窍门就好。
首先,“嫁接”简单来说,就是把同一亲属间的不同植株用锋利的小刀稍微修剪之后“强行”并作一起的过程。由于其间割开了植株的枝条,倘若“伤口”处能够顺利愈合,便代表着此次扦插工作“顺利”完成。
这里所使用的外力则指用胶布或“铁丝”等一些韧性十足的物质把两棵植株强行“捆绑”、“包扎”。往往“活”着的植株都有着很好的愈合能力,一段时间过后,划开的伤口便会逐渐愈合。
其次,进行嫁接的时间很重要,根据专家的建议,一般2月下旬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安排。选在2月之后便是为了避开寒冷的冬天,以免植株受到温度影响而不好“愈合”。虽说不同品种的植株其具体的嫁接时间会有些许的偏差,但基本上最晚不可以超过六月份,不然也会出现不易“愈合”的情况。
一般来说,嫁接的主角有两“位”,分别是砧木和穗木,前者是“基木”,后者为从原来植株上割下的枝条。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砧木最好是根系比较舒展的植株,穗木必须要和砧木为同一种属,它们二者以生长状况良好的植株为宜。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的提高嫁接的成活率。
最后,嫁接除了能够培育出品种更加优良的植株外,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抗虫害性能不佳的植株和能够抵御虫害的植株嫁接,可以得到美观又不“畏”虫害的品种;年老的植株和正茁壮生长的植株嫁接,便会拥有“健康”的新植株。
因而,嫁接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培育”方式,完全能够让植株的性能更加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