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火的新片,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了。
这部在点映时就爆出高口碑,豆瓣评分8.7,各大公众号纷纷推荐的电影,昨日全面公映后,依然保持着8.7的高分,12万人打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豆瓣评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个“小鱼儿与花无缺”的故事。
两个不同命运,却生来就注定相互羁绊的孩子,最终相遇、相知、共同面对命运的波澜。
哪吒与敖丙
一颗混元珠,分裂成两部分,一颗灵珠,一颗魔丸。
它们互为一体,又各自独立。
原本是灵珠降生的哪吒,阴差阳错含着魔丸出世。
原本无缘灵珠的敖丙,却得到了灵珠。
于是,一个是画着烟熏妆,龇牙咧嘴,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的混世魔王。
哪吒
一个是温润如玉,气质出尘的翩翩佳公子。
敖丙
命运的颠覆,从来都是好坏相随。
原本该受世人景仰的哪吒,上有天雷劈落,下有陈塘关的百姓欲除之而后快。
但被踩在烂泥里的同时,也是翻盘的开始。
“去你个鸟命!”
意外得到灵珠的敖丙,原本最有希望脱离妖魔,晋升仙列。
却背负着整个龙族翻身的希望,最终仍坠落妖魔之道。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命运?
很多人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燃到。
然而,我更喜欢的,却是里面的各种矛盾,赋予的角色的丰富性,和整部电影的深度。
两位主角自不必说,本性和命运施加的压力,让他们身上充满矛盾和戏剧张力。
画师 灼忘 画的哪吒与敖丙
龙族,曾经帮天庭镇压了许多妖兽,被天庭封为龙王后,长年累月寸步不离地在阴暗幽冷的海底镇妖。
铁链加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坐牢呢。
龙宫
所谓龙宫,不过是铁链缠绕的一尊石柱。
天庭一石二鸟,既利用龙王压制妖兽,又镇压了龙王——这个始终被天庭看作妖的海底霸主。
龙王
龙王自然不能甘心。
而我们也深深理解这一点——这个时代,谁还会把天庭奉为权威不可质疑,神圣不可侵犯的所在?
早在2015年,《大圣归来》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服如来管制,为信仰和爱重新拿起金箍棒的齐天大圣。
《大圣归来》
龙王的不服,实际上和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契合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也造成了敖丙身上的矛盾。
最终促使熬丙也和哪吒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命运——
谁说命好,就不需要对抗?
“我命由我不由天”,说的是无论命运好坏,自己都有主宰的权力。
“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还有申公豹,甚至是李靖夫妇,无一不在对抗上天赋予自己的命运。
申公豹和龙王一样,无论多努力,都被人看作是妖,所以他偷了灵珠,培育敖丙成为自己晋升十二金仙的阶梯。
李靖夫妇,致力于引导哪吒走上正途。
李靖夫妇
而世人的偏见、天庭的偏见,又是影片的另一大主题。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本质上,是“我命由我不由外人”。
偏见,是造成众多悲剧的一大原因。
也使得“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口号,在燃爆众人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
至此,可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完全是再创作。
对比1979年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与时俱进,在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度上,也比前作要好。
1979年《哪吒闹海》
1979年《哪吒闹海》讲述的是哪吒打死敖丙,抽掉龙筋,由此引来龙王不依不饶的报复,和父亲阻力的故事。
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这部电影,未免简单粗暴。
将龙王定义为绝对的反派角色,绝对的坏,绝对的残暴。
可哪吒毕竟打死了龙王的儿子,还抽了人家的筋。
作为父亲,难道不该报仇雪恨?
哪吒的一脸正义,在龙王看来,那就是嚣张啊,能不不依不饶吗?
当然,时代不同。
那个时代,反抗父权,坚决打击恶势力是燃点。
而现在,反抗命运,从周围一片偏见阻挡中,找出自己的路,才是燃点。
内里,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成长了二三十年的自我意识。
《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做到了商业和艺术价值上的双成功!
哪吒和熬丙决战
《大圣归来》的成功也是同理,反抗如来,从极丧中重振斗志,这本身就是一件极燃的事。
融石为甲,挥焰成袍
而今年1月的《白蛇:缘起》,画面想象力爆棚,但走的是唯美爱情路线,不够燃,也不够深刻。
这也是它虽然感动了很多人,但评分仍然与《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白蛇:缘起》
从这点上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完成度上,可谓是刷新了国漫纪录。
口碑超过《大圣归来》,实不为过啊~
(作者:天涯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