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头条】《普通人》:贩售一场限时友情

2020-05-23   影视Mirror

原标题:【Mirror头条】《普通人》:贩售一场限时友情

万物皆有灵,倘若你愿意赋予其生命。

在繁多的艺术品门类中,作为大热选手的影视剧无疑是幸运的,被前来观赏的观众赋予了多重生命意义。不同的打开方式会令影视剧有不同程度的生命流露,如果《普通人》会说话,那它一定会孜孜不倦地对每个来访者说: 建议独享,风味更佳。

爱尔兰西部斯来戈小镇的绿茵场上,穿着运动装的年轻人们正在《普通人》中抱着球自信地奔跑着,风挟裹着荷尔蒙的味道一阵阵扑来,课桌、街角、床畔、天空、酒吧……那些填满青春的词,随着镜头的延伸悉数铺排开来。

但与荧屏中的青春与热闹不同,《普通人》是一部小体量的剧作,第一季共十二集,每集只有半个钟头,它更适合在某个下着雨的午后周末被打开,拉紧窗帘,斜靠在沙发前,摇晃着酒杯里的冰块与玛丽安碰个杯,然后完全放空自己,走进限时的半日沉浸。

镜像普通人

剧刚开播,观众席就开展了一场“普通人”与“正常人”的拔河竞赛。

萨利鲁尼的原版小说名为《Normal people》,所以观众对于影视化后译名为《普通人》一直颇有微词,毕竟从角色人设的角度看,玛丽安与康奈尔都远不属于普通人的范畴。

出场未过五分钟,玛丽安便将自己“怼天怼空气”的人设立得稳稳的,单枪匹马却演出了小型武装部队的架势,精准轰击每一个燃起她战欲的人,所过之处火药味儿十足。

原本以为是不学无术的女混混,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却发现并非如此,如果说有什么比玛丽安的嘴上功夫更胜一筹,那么她的学习成绩、优渥家境以及杀人的美貌都会榜上有名。在光鲜亮丽的快意人生之外,还被镀上了一层家暴哥哥、鸵鸟母亲的悲情色彩。

作为男主的康奈尔,个性反倒没有玛丽安那样强烈,但也绝非是平凡面孔。在学生时代,如果长相还过得去,恰巧又擅长学习或者运动,那多半会是校园的风云人物,而康奈尔却将这三点都包揽在身,所以聚光灯和朋友都在他的周身环绕,颇有众星拱月的意味。然而人设并未囿于单一维度,耀眼背后,也有着家境贫寒、母亲是玛丽安家雇佣女工的不如意之处。

初看之下,像极了性转版的霸道总裁爱上我。

但一部爱情剧,能克服文化背景的水土不服、语言之间的天然壁垒,漂洋过海在异国落地生根,所依靠的一定不单单是角色设定那么简单。

《普通人》更像是一面镜子,撕碎了角色,将肉体下暗涌的细腻情感悉数剥开,赤裸呈现在观众眼前。或许观众无法对遥远国度中陌生面孔的谈情说爱产生共情,但正如在人性面前众生平等一般,在情欲面前,样貌、肤色、人种……都是模糊的。

所以即便独特如玛丽安,耀眼如康奈尔,在爱情中的热烈奔放与怯懦不安,与每一张面孔下的灵魂都如出一辙。

在爱面前,众生皆是普通人。

以直白搅拌细腻

“在爱尔兰,异性恋可是要被烧死的。”

面对着《普通人》中,玛丽安与康奈尔的反复纠葛,有观众这样打趣道。

深邃的轮廓、蓝色的瞳孔……《普通人》中满是欧洲面孔,但这部剧的气质,却和传统印象中的欧美剧不太一样,反倒更像是将热烈明快的欧美风与娓娓叙事的治愈日剧调性糅合起来。

玛丽安的确够“直球”,毫不避讳热烈的情感,第一集便将一句“我喜欢你”丢向康奈尔,搅得康奈尔跳跃的心久久不能停歇,颇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美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人》的节奏就不能不直白明快,仅仅两集,便将谈恋爱的流程悉数走了一遍。

这样的“快”基因,在如今的欧美剧中随处可见,罕见的是,在《普通人》中,极致的快与极致的细腻被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笔触下镜头间,皆是对角色情感的细致刻画。那些分别站在玛丽安与康奈尔视角的镜头,以及二人因为记忆点不同而产生的误解与伤害,都以细腻的笔触共同勾勒出了这幅静谧的“普通人”油画。

正如观众所说:太久没有看到歌颂人这个物种的剧了。

在《普通人》中,暗藏着许多点,原生家庭、阶级差异、性格缺陷……每个点的背后都暗涌着强烈的戏剧张力,但大段的特写镜头却心无旁骛的捕捉着玛丽安与康奈尔的每一种细微情绪,那些游离于角色之外的事物,完全没有喧宾夺主的机会。

以囚鸟出笼

做爱的注脚

“无论是锦绣还是抹布,都会化为旧日时光,而旧日时光会逝去。”

在《普通人》几乎看不到回忆镜头的穿插,一切都在平静的叙事方式中以不可回头的姿态向前走去,正如玛丽安与康奈尔在阔别两次再相遇后,面对着内心的煎熬以及害怕失去的恐惧后,还是选择了一如既往的相爱, 从中传达出的是“我只要此刻”的人生态度。

如此般的行进方式,使得观众在沉浸在风景如画的爱尔兰小镇中时,甚至会模糊了眼前一方屏幕的界限,玛丽安与康奈尔似乎不再是遥远国度的陌生面孔,而是在真诚细腻地剖开自我以后,又以在爱中的成长与观众交换真心,成为了限时六小时的朋友。

没有什么能比成长更打动人心,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爱中的成长。

最初的康奈尔死将自己禁锢于他人眼中的囚鸟,害怕被孤立、害怕被非议,于是生出了两幅面孔,一副面孔与玛丽安在床畔爱到极致,另一副面孔却在朋友面前装作与玛丽安毫无瓜葛。以至于在二人分手再相遇后,玛丽安自己也感慨道“那时我竟能忍受你那样对我。”

剧情从玛丽安与康奈尔步入大学生活,从斯来戈小镇来到都柏林为转折点,反转的境遇注入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新鲜空气,与此同时,在玛丽安与康奈尔不相见的漫长日子里,《普通人》将“什么是爱”,推向了极致。

曾经他们深深相拥、无话不谈,却总有一道隔阂,横亘在他们之间。直到有天,爱的幼苗生长为了足以填满缝隙的参天大树,所以他们即便相隔万里,也依然成为了彼此的一束光。

在《普通人》中,世俗的种种被最大限度弱化,灵魂上的彼此吸引与惦念,超越了爱“孤独的解药”“灵魂的救赎”等意义,爱回归了最纯粹的模样。

总编 | 韩英楠

编辑 | 青禾

校对 | 栗子

热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