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医药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0-04-23   同花顺财经

博济医药(300404)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及行业上下游推迟复工,在研项目进度缓慢,导致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818,697.6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63,094.8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3.55%;公司新增合同金额约为4,019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公司在研项目进度逐渐恢复,公司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的变化,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在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年度经营计划,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影响:报告期内,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合计占公司报告期内采购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9.79%上升至本报告期的22.13%;其中第四名供应商属于公司持股49%之参股公司,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5%以上股东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其股份;公司不存在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况,对未来经营不产生重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销售合计占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4.68%下降至本报告期的27.27%。公司与上述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5%以上股东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其股份,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况,对未来经营不产生重大影响。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公司仍围绕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开展各项工作,更加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以及资金合理运用安排,最大限度提升资产回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快速整合临床试验机构资源,高效组织、推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截至日前,公司已协助开展针对COVID-19治疗及康复的4项药物和1项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为相关项目提供床研究方案设计、过程监查、项目管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CRO服务,努力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此外,公司加强与申办方及临床试验机构的沟通,加快推动公司在研项目的进度,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政策变化风险。我国新药研发行业相关政策波动性较大,未来若NMPA的新药审批要求更加严格、新药审批的节奏变化或相关政策发生较大改变,将影响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投入及药品注册申报进度,进而影响本公司的业务开展和营业收入。鉴于此,公司将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利用公司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独特优势,合理调整公司的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向,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储备,除积极承接现阶段增速较快一致性评价业务外,将充分利用公司行业经验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创新药临床承接业务、大力发展临床前承接业务,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2、合同执行过程的风险。新药研发是一项高技术、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公司部分一致性评价业务、创新药研发服务合同的执行周期较长。在较长的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由于药物研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临床研究失败、客户研究方向改变等因素,公司所签署的服务合同存在延期、甚至终止的风险。此外,由于合同的执行期较长,增加了公司预算管理的难度,合同执行期间可能会出现影响预算总成本的变化因素,进而有可能因运营成本超支使得公司产生成本失控的风险。鉴于此,公司与客户签署的合同会约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追加服务费用,并且约定如果双方均已履行各方职责的情况下仍无法避免的损失或因现有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等造成的损失、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包括法规及要求变化的因素)造成的损失,双方各自承担己方的损失。此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客户利益,与客户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出现意外情况友好协商解决,争取双赢,尽可能减少可能由此带来的超支和盈利不足的风险。

3、试验周期延期的履约风险。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客户能够及时提供资料、研究用药和经费的前提下,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研究工作。但个别项目由于实际履行进度和签订合同时预计进度不尽一致,造成项目试验周期延期,公司视情况可能需要向申办方支付一定数额的延期违约金。对此,公司签署合同时针对延期履行这一事项约定了具体的责任承担模式,同时公司在承接项目之前会更加谨慎的评估项目的执行难度,结合既往项目经验预测项目完成需要的时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项目延期的情况。

4、市场竞争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一批以化合物筛选、临床前药理、毒理实验以及临床研究为主要业务的知名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国内CRO公司的快速成长加剧了我国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行业的竞争,对公司的市场营销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对此,公司将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公司全产业链服务的优势,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布局,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经营规模、业务范围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公司目前已经从早期主要从事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扩展到CRO业务的全产业链,随着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数量的扩大,公司的经营决策、组织协调等的难度也随着加大,公司存在因经营规模、业务范围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对此,公司加强内部的管理和整合力度,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提高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6、新业务拓展的风险。公司陆续将业务扩展到临床前研究服务和CDMO服务等领域,由于目前国内市场相关领域已有一些具备竞争力的公司,公司可能面临因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业务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而致使新业务开展未达预期;由于公司在该领域的经营时间较短,可能因项目经验不足、技术人员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