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冬之时。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场会又一次聚焦兰山区。兰山这座城,底蕴深厚,端庄大气,包容开放,和全国所有城市一样,仔细端详,这座城市的街巷之陌、细微之处,并非完美无瑕。常住人口137万,流动人口80万,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34处,从业人员30万人,这组数据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和担当。
如何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兰山正在给出答案。
把支部建在社区城管分队上 治“面子”更要治“里子”。
每天天不亮,金雀山街道陵园前街早市便早早开市,这条街附近有金雀山小学、临工家属院、药械厂家属院、146医院家属院、兰山区干休所等,人口居住密集,长期以来街道自发形成了路边菜摊60多处,熟食小店、副食小店100多家。
早前,整条街被占道经营,来往车辆行人通行受堵,因为早市形成的垃圾随处可见。背街小巷是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大街道路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的幸福指数,有时恰恰体现在这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里子”中。背街小巷是一把尺子,直接丈量城市管理短板。
面对城市管理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便民需求的冲突,城市管理部门会同金雀山街道、御碑街社区和早市摊贩代表会商,在便民的同时规范早市运行,每天5时至7时为早市经营时间,早市摊贩按照“按时离开”“提前收摊”“人走地净”的原则经营。
2019年1月,负责为陵园前街两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王圣明被推荐为陵园前街街长。“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和街坊四邻、早市摊贩们朝夕相处,关系那叫一个融洽。”说起街长的职责,王圣明自信满满。
上任街长以后,王圣明每天天不亮就赶到了早市,对于占道经营的现象予以劝止,对于没找到摊位的商贩协调摊位,对于地面垃圾协助清理,大家彼此信任,彼此尊敬,熙熙攘攘的早市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今年5月16日,金雀山街道御碑街社区城管分队在全省率先成立党支部。随后,会同新华书店、天元集团、临沂一中等辖区13个党委联合成立了“御碑街社区城市管理党建联盟”,通过党建联盟畅通办事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一个电话”随时解决13家单位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御碑街社区城市管理成立党建联盟
同时,御碑街社区城管分队以党支部为依托,建立社区餐饮油烟企业、商户、学屋等微信管理群,辖区1000余家责任商户业主通过微信联动,对占道经营、餐饮油烟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解决。
正是得益于基层党建引领,近年来,兰山区先后对烈士陵园早市、兰田步行街夜市等辖区内20余处早夜市进行规范,在规范市容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目前,兰山区12个镇街道、经开发区城市管理中队全部成立了党支部。兰山区牢牢把握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打造了“以城管城·城管城美”的党建品牌,以沂蒙蓝、温暖橙、生态绿为主题创建了“综执先锋、情洁城乡、绿色园丁”党建子品牌,并将党建工作扩展至镇街城市管理中队,延伸至社区村城市管理分队。
街长店长楼长上岗履职 “三长制” 大城细管
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光靠政府唱“独角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健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机制,不仅是执政为民的姿态,也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街长”“店长”“楼长”等新城市管理力量在党建的带动下纷纷上岗履职。
兰山区根据市场聚集区、物流集散地的区位特点,由各大市场商户自愿报名加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店长,负责督促各自周边商户文明遵规,成效显著。
退伍军人李常昌上任“店长”履职
临沂小商品城经营水杯批发生意的退伍军人李常昌,为人诚恳,诚信经商,乐于助人,在商户中拥有很高的威望。2018年5月,他被所在29号楼经营户们民主推荐为该楼的店长。
“每天小商品城进进出出的人流车辆络绎不绝,这就给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挑战。”李常昌说,当选店长以后,李常昌以身作则,每天都要到负责的区域转上三五趟,看看周边的卫生好不好,车辆是否按规定停放,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商户们遇到难题,李常昌都会主动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向市场、街道和有关部门反映。时间久了,大家都愿意支持他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自觉保持门前、店内环境卫生,自觉维护车辆停放秩序和经营秩序。
以兰山街道为例,辖区小商品城、汽摩配城、建材家居城等86个批发性大市场,民选产生的970名店长,积极融入到辖区的城市管理中。市场秩序忙而不乱,整洁有序。
“垃圾不要放在家门口,下楼时顺手放进垃圾桶,既不影响楼内环境卫生又能养成垃圾入桶的好习惯。”11月24日,兰山街道砚台岭社区楼长刘金凤正在和邻居交流如何保持楼内环境卫生整洁。
“刚入住新社区,由于大家的环境意识不强,随意在景观树上乱扯乱挂,废弃的沙发、电视机、自行车等杂物乱丢乱放。楼道里随处可见‘野广告’。”砚台岭社区党委书记蒋相忠说。2016年10月4日,砚台岭社区社区2328户5388口人全部完成搬迁上楼,问题也接踵而至,困扰社区两年多。直到2018年3月1日,砚台岭社区2328户居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65位楼长,并接受了兰山街道城市管理中队的集中培训。随后,楼长带领业主们针对楼内外卫生、绿化环境、消防安全设施等进行了自觉清理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楼长”在各自社区履职
“我们每个月都要开碰头会,大家积极性非常高,定期交流身边出现的问题,分享好的解决办法。关于城市管理的新经验和精神,我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楼长们。”兰山街道城市管理中队六分队分队长朱宇飞说。
此外,后十社区在全市首创“巷长制”,由老年协会会员担任巷长,发挥老年人的爱心和责任心,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前十社区把巷长设置与弘扬村德家风相结合,命名设置了明德、崇德、厚德、仁德、诚德、信德等街巷;响河屯村巷长全部由党员担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据了解,实施社会共治,“街长”“店长”“楼长”的“三长制”汇聚了全民合力,互联互动,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五步同频,实现了市容环境秩序从乱到治、从突击整治到常态管理的巨大转变,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精细化、网格化,更具人性化。截至目前,兰山区共有街长1440名、店长3900名、楼长(巷长)3342名。城市管理志愿者3720人。
群众拿起“绣花针 ” 探寻精治共治机制
为助推城市管理练就“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助推百姓家园朝着更有序、更美丽、更便捷、更干净的方向转变。兰山区的人民群众拿起了“绣花针”,一针一线地绣起了城市的美好生活。早夜市的建复和规范、“三长”制,都是最好的例证。
近年来,兰山区全面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思路,成立了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打造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三长一会”城市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绣花工程”,全面启动“智慧执法”“智慧城管”建设,2019年兰山区在全市城管理综合考核中累计8次位居第一,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目前,兰山区12个镇街道、经开区城市管理中队下设103个社区村城市管理分队,配备城市管理人员1600余人;以技术换人力,整合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管理平台,配备高清摄像头2101个,实行24小时监控,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城市“六乱”高发区域纳入重点管理。
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在兰山区,市民可以下载“市民通APP”,随时将周边发现的问题通过“市民通”上传,由数字城管的值班长根据问题类型第一时间派遣至相关单位进行处置;基层网格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上传、交办,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同时,近年来,兰山区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城市管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大力实施“绣花工程”,先后打造了城市管理“金雀山模式”“兰山样本”等一系列经验做法,构建起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加快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社区、部门等各方力量有机融合,探索形成了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营造了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兰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振勇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CvwwG4BMH2_cNUgjv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