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清澈!这9条黑臭河流,现在,已全部治理完毕,通过评估

2019-12-23   枣庄快报

今日(23日),记者从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得到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截至2019年底,我市9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完成,完成总投资约1.58亿元。9条黑臭水体全部通过第三方初见成效评估。

说起枣庄,这里曾经因煤而兴,但随着工业发展,也遗留下来不少问题。近些年来,在枣庄市政府的大力治理下,一条条污水河,重新绽放了往日的清澈;一座座城区,也重新披上了绿装;市民生活环境亦得到了提升。

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枣庄市城乡水务局了解到,经排查,我市城市建成区共有9条黑臭水体,总长度23.49公里,面积0.782平方公里,分别是市中区东沙河下游(人民路——东外环)水体整治工程、二号渠改造工程、西沙河下游(光明路——汇泉路)、齐村支流(枣曹线——建华路);薛城区小沙河东支(德仁路桥——长江路桥)、小沙河西支(天安步行街——天山路桥);台儿庄区兰祺河南段(华兴路——台北路)、北环河(广进路——东顺路);峄城区小河沟(坛山西路至中兴大道)。

重现清澈!这9条黑臭河流,现在,已全部治理完毕,通过评估

水,乃万物之源,也是生命延续的源泉。天蓝水清,绿树成荫,在如今的枣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城市转型与水资源的改善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市中区西沙河散步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的地方,被整治后这里简直变了个样。你看这柳树依依,绿草茵茵,在几年前我想都不敢想。”讲到自家门前河流变化,张先生脸上洋溢着笑容。


生活环境的改变,惠及的不仅仅是周边市民,更多则是城市形象的提升。作为拥有火车站、高铁站的薛城区,是枣庄对外交流的门户枢纽,外地前来枣庄工作、旅游的客人,一踏上枣庄的土地就会看到薛城的城貌。曾几何时,薛城城区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小沙河,经过这几年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小沙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要保证河流源头的清洁。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薛城区则对小沙河两侧污水直排口和排水户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并铺设污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做到污水收集全覆盖,共整治污水直排口20处,铺设污水管道9000余米,将沿岸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那么“黑臭水体”治理,会止步于目前吗?答案是否定的。记者从《枣庄市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2019—2020 年) 》了解到,按照城乡共建、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靠近城镇(工业园区)周边的村庄,将污水纳入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厂集中处理,管网覆盖不到的村庄,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半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小型湿地,提倡相邻村庄联合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并正常运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 100%。


记者手札

近些年,我市治理黑臭水体后不难看出,小河潺潺流水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市民休闲出行的地方也在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回馈给市民更多的则是“人在岸边走,鱼在水中游”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