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昵称就来和大家谈谈金融圈子里的一些秘密,因为作为财经作者当然对于金融圈就更加熟悉,也就能够接触到金融圈各式各样的人事物,所以能够了解到很多在金融圈子人尽皆知,但普通人却无法得知的事。
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伙说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金融行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了银行业、投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期货、财务公司、典当行业、互金,以及其他相关及衍生的金融行业,所以金融的涵盖范围极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涉及到,即使你连银行都没去过,也无法离开现代金融。
那么我们就先从距离我们最近的银行业说起。
一、银行的秘密
一说到最安全的理财方式,大家会想到的是什么?
是不是存银行!
那么存银行有没有风险呢?答案是有的,因为银行也可能倒闭破产,这是国家所允许的,而银行破产一样需要进行清算,那么你的钱就不一定能够全部拿回来了。
这样就有人当心那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就这么没了?其实不用太过担心,我们这点钱,保险公司就能还上了。
因为在2015年施行《存款保险条例》中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所以万一你存钱的银行不幸破产了,只要你的存款是低于50万元,那就能获得保险公司全额赔付,而超过的部分就不能保证了,如果银行清算完也不剩什么钱的话,这部分钱可能就真的打水漂了,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散存在多家银行,每家银行存款低于50万即可。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破产包赔的内容可不包括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包括了这家银行托管的基金、证券保证金、银行协议存款,这些东西都不适于存款保险制度,所以不包赔。
在银行中你是否有见过一个叫做理财分析师和投资经理的存在?
也许你曾接受过他们的指导,接受过他们的推荐。
那么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销售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或代销的理财产品。
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懂市场的(少数具备非常专业的金融素养,其中能够完全为了投资者考虑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有些连基础的金融知识都不具备,而他们唯一的工作任务就是卖出产品,所以看到那些让你频繁操作的投资顾问,理财经理不要轻易听信,他们可能只是到了月底赶业绩罢了。
二、证券业的秘密
在我们熟知的股票平台上又有哪些秘密呢?
我们是否常常看到有些炒股平台上有推荐牛股、选股诊股、AI数据、智能盯盘、电波探测、云端参数等各种令人云里雾里的收费的功能,说是根据某种公式或指标来预测出个股的走势的大数据分析,但事实上呢?
其实还真没什么用,毕竟股市是无法预测的,人心难测呀!尽管那些数据是真实的,但还是没什么用处,如果管用的话,平台能卖出你使用吗?
还有就是那些论坛的股评分析,正如“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样,股评照样是这边搬那边,那边搬这边,互相抄抄就完事了,所以你见到那些似曾相识的股评文章不用怀疑你的记忆力,它可能就是以前写过的,或者是另一个平台上股评师发表的,被再用了一遍而已。
也有投资者认为股票网站的工作人员,金融从业者会不会有什么内幕消息,这个其实还真不好说。因为即使知道他也不能说,即便是说,也不是跟你说,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所以大家收到那些荐股短信,接到的某某平台或机构的荐股电话,无一例外是收割智商税的,这都是非法平台和骗子来“圈肉鸡”的,比割韭菜还容易。
而平台上大家都在谈论推荐的股票也尽量避开,因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谁没事向你推荐好股票,不就是为了找接盘侠抬轿出货嘛!所以新手小白少看股评分析,别理推荐个股的,自己多学学基础知识,至少能够明白其中逻辑,也不至于人云亦云,成为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除了平台自身的秘密,有些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前也会利用各种方式造成万人空巷的感觉,他们会邀请意见领袖来力推,甚至发动各大媒体来造势,只为了在短期里抬高股价,大股东套现抽身,毕竟那些天使、VC、PE为的就是这一刻。
当然一些基金公司也会利用大V推荐自家的基金,推荐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新基金营销,有的是为了增加基金的规模,不至于被清盘,有的是为了给自家其他主力基金做轿子,有的就是纯粹为了赚管理费了。
而这个推荐的功力就看大V谁的功力比较深厚了,所以在个基的推荐上也常常容易陷入这样的圈套,这也就是为什么昵称要让大家学会识别如何鉴别主动型基金的原因,毕竟这行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沼泽无法自拔!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其实金融圈子里还有很多秘密,有些能讲,有些不能讲。
至于那些不能摆上台面的金融秘密还是让它静静地沉在海底深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