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养鸡,是一种概念炒作,还是真实存在?

2019-10-10     爱养殖的小仙女

最近有人提出了“地下养鸡、地上种菜”的立体种养模式,而且已经有些已经在开始做了实践,中央电视台7 频道“科技苑”栏目也曾经做了报道,地下养鸡究竟是养鸡新的模式,还是炒作呢?

河北衡水有个案例:鸡舍长60米、宽6米、高2.8米高,里面饲养着大约5000只鸡。养鸡场里有10栋这样的鸡舍,一共养了50000只鸡。鸡舍宽敞、干净、没有我原先想象的浓烈扑鼻的鸡粪臭味。晓红说,在鸡舍里设计安装了自动清粪设施,随时清理鸡粪,所以鸡舍比较干净,异味很小。

地下养鸡场优势在于:

1.节省地方,现在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特别作为耕地来说,不可能用来起鸡舍;但是这个地下养鸡场建好后理论在上面种植农作物也是完全可以的,地下养鸡,地上种菜,能够将空间合理利用。

2.采用U形风道设计,为了杀灭空气中携带的病毒细菌,风道内还安装了紫外线灯管和臭氧离子发生器,经过120米的杀菌消毒,显著提高了防范禽类传染病的安全系数。

3.地下养鸡受冷热风寒等影响较小,采食量稳定,产蛋率比较稳定,蛋壳颜色也好,高峰期持续时间长,

4.地下养鸡受气候影响小,所以发病率比较低,平均药费很低,死淘率低。

但是地下养鸡场也有很多的劣势:

1.地下养鸡在北方高海拔地区相对比较好,雨水区很麻烦了,排水是一个大的问题,海拔比较低的地方和降雨量比较多的地方要慎重考虑。

2.建筑成本增加,建筑成本比在地面上建鸡舍成本高,通风也需要另外的风管导风,屋顶上种植的话承载也比较大,所用的建筑材料会比较多。

3.用电成本增加,光照、通风等设备需24小时用电,而且一刻也不能停电,需要额外安装发电机,增加了用电成本和投资成本。

4.人工成本增加,饲料要从地面到地下,鸡蛋与鸡粪要地下,这一个输送的过程都需要人力,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总之.地下养鸡模式将养鸡从地上转向地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是一种模式的创新,是值得发扬的,只是每个地方都有差异,做之前要充分考虑,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不要盲目跟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3EsvW0BMH2_cNUg-v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