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控力要靠盯?给孩子自主权,是教小孩自控的最高境界

2019-12-29     尼莫妈妈育儿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想必每个妈妈时不时就有买衣服的冲动。有时这种冲动会变得强烈和不理智。如何控制消费冲动?女人都会有很多想法,但总有波动和重复。心情不好的时候,买衣服的冲动就会高涨。然而很多妈妈一有孩子,买衣服的冲动突然下降了很多。我认为它可以生动地说明耐心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靠的,而自控力的动机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当我们少买衣服的动机变得足够强烈时,这种约束就变得容易了。

我认为,这就在于控制和耐心的主观价值,也就是自控力的动力。内在动机对提高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要培养自控力,关键是要让孩子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当孩子不依赖大人的监督,自觉地约束自己时,就是在发挥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的重要性

在过去,中国父母非常重视"律",即为子女制定规则和严格要求。现在有些家长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自",盲目地给予孩子自主和自由,放任他们,相信只要放手,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两个极端都是片面的。如果只强调"律",很容易让孩子们不快乐、叛逆。同时,由于成人的主动性和孩子的被动性,孩子的行为受到成人的监督和控制。事实上,他们只是失去了锻炼自律的机会。过分强调孩子的自由似乎更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经验教训。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忍耐和克制,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古代绅士的一大特点。美国文化大不相同。他们几乎鼓励冲动和公开,并鼓励一个人跟随他的直觉,冲动和欲望。

现在很多人认为西方化程度更高,因为孩子们的看法往往相似。有时人们认为,一个能抵抗冲动的孩子太成熟了,不像一个孩子,而那些鲁莽和鲁莽的孩子被认为是幼稚、活泼和有潜力的。

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习成绩。智力和自控能力一般的孩子,数学成绩好的几率是智商高的孩子的三倍!自律、自制,而不是智力,将决定孩子学习乃至生活的成功与幸福。这些研究提醒我们不要矫枉过正,要回归传统,要更加注重自我控制和自律。

孩子的自主权

自控能力与孩子的自主权密不可分。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当孩子不到两岁时,他们就有这样的发展需要。他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所以他们愿意自己做一些事情,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父母必须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自主权。在孩子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做一些决定,让他们自己做一些事情。只有当孩子们有了自主权,他们才能发展自我控制。

但是自我控制并不是说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是那么简单。在一个人的心里。你的习惯是什么?有人能说你能控制自己,你能做到吗?这其实很难。

所以,你必须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意志和选择;然后,你必须承认他是一个孩子,一个完全不成熟的个体。所以,你不仅要给他一定的决策权,尊重他的独立发展,还要经常提醒他,因为它还很小。

因此,让孩子有意识地约束自己,关键是要给他提供一定的自主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动力。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把这件事和你希望他拥有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因果关系。当然,这种关系越自然、越合理越好,也是建设性的。这样,我们就为他的自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何给予孩子自主权?

1.沟通很重要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的教育。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能让他明白?

老师使用了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海报。照片上有一个食物金字塔。金字塔的底部是水果和蔬菜,然后是面包和面条,然后是牛奶、酸奶、奶酪,最后是肉,顶部是含有大量糖、脂肪或盐的食物和饮料。

我们也会在家里与老师合作。我们经常谈论食物的营养。高糖和高脂肪在金字塔的顶端。我们的身体不需要每天都吃这些食物。幼儿园的孩子能理解食物金字塔。如果他明白,他就会指出来。

这种方法对许多孩子很有用。多年来,他们接受了健康饮食的概念。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主动不吃垃圾零食。这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他们的自制力。

2.将心比心,互相商量

我经常提到"心连心"这句话。要抚养一个孩子,你真的必须体贴。你是人,你的孩子也是人。你也需要你的尊重和理解。只要你了解他,与他沟通,信任他,他就能逐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我看来,在生活中,你和你的孩子并没有冲突,他们不是在谈论,也不是在听我,也不是无条件的服从你,而是一个相互协商、充满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自控能力会越来越好。

例如,有一次,我和我的孩子去购物。商店里总是有摊位供我们试一试。我们试过枫果酱。两个孩子说很好吃。我说,太甜了。我买不完这么一个大锅。否则,我们就买这种饼干吧。很好吃。孩子说,这种饼干没有那种饼干好吃。有时候我请他们吃饭,他们都说不用了,我会马上满足他们。但有时我并不马上满足。我不怕说枫果酱太甜了。我也可以反对买它。

简言之,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种两颗心之间来来往往的状态。自控力形成需要从小尊重他们的意见,有时听他们的,然后他们会尊重我,有时听我的意见。这样,双方就不需要对抗了,这是非常僵硬的。

你满足孩子合理的小愿望,尊重他的想法,给他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觉得自己经常被理解和满足。然后,说到大原则,即使不满意,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

如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满足,孩子们会有相反的情绪,觉得爸爸妈妈永远不懂我。很容易看出你越关心他,你就越不听。所以,不要忘记在任何时候尊重他们,在小事上建立良好的关系。

3.给孩子自己的选择

孩子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开始的时候父母提醒他,这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他们自己管理自己,通过他们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不能随时随地跟在孩子身边。

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午餐账号的钱少得比其他的孩子快,这是怎么回事?两个人都在一个学校吃饭,都是一样的价格。我就问孩子。他说,哦,我每天都会买一包薯片。原来薯片是另外花钱买,所以他的钱少得快。

我很认真地跟他复习了一遍食物金字塔,他也承认薯片确实不健康。我很诚恳地说,薯片偶尔吃一吃,不要紧。妈妈偶尔也会吃一点。不过,每天都吃的话就有点过分了。他说,好,我会少吃一点。

谈话就进行到这里了。他在学校,我根本就看不到,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决定。一个月以后我问他,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天天吃薯片?他说,没有,大概一星期才一两次。我可以看午餐账号的钱,他没有骗我。

所以,他的这个自控力哪来的?当然不是几天就练出来的。首先前面就讲了好几年健康的饮食,他自己也接受这个观点,而且小孩子嘛,都愿意自己长高高,所以需要均衡的营养。他完全理解和接受。

当然啦,面对诱惑,有时候连大人也控制不住,大人有时候也想爆吃不健康的零食。所以我理解他,我没有一刀切,严厉禁止他,一点都不能吃。

学会将心比心,表示理解,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孩子才愿意去考虑我的建议,做出自己的决定。当他开始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这才是自控力的体现。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yNZVG8BMH2_cNUgSl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