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幸被性侵,却被骂“荡妇”,终成史上第一位女画家

2019-06-28   LicorneUnique

在漫长的艺术史中,有三桩人尽皆知的公案:

卡拉瓦乔(Caravaggio)杀人案

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毁容案

阿特米希亚(Artemisia Gentileschi)性侵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第三大公案中的传奇女性,巴洛克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女艺术家:“阿特米希亚·真蒂莱斯基” 的一生。


天赋异禀


1593年七月的盛夏,一阵急促的婴孩啼哭在罗马城中响彻云霄,画家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用未来得及洗净颜料的双手,小心翼翼抱起了他的“小情人”阿特米希亚,决心用尽毕生所学滋养眼前的宝贝。


奥拉齐奥是卡拉瓦乔的友人也是追随者 / 图为奥拉齐奥作品


天赋异禀的阿特米希亚在父亲的画室中长大,成了位肤如凝脂的绝色佳人。她常与父亲一同作画,尚在金钗之年便画功过人,细腻的笔触让人时常无法分辨父女两人作品的区别。


《苏珊娜与两位长老》


父亲受好友卡拉瓦乔(Caravaggio)影响,在现实主义和明暗对比绘画上有着极高造诣,却始终无法掌握天顶透视画法的绝学。为了让爱女尽善尽美,他找来兄弟塔西(Agostino Tassi)为女儿进行家教。


塔西笔下的天顶画 / 1621-1623


天资过人,却屡屡因女性身份被美院拒收的少女,满怀憧憬地走进了自己朝思暮想的艺术课堂。可她不知道的是,这竟是噩梦的开始。


飞来横祸


在塔西的指导下,阿特米希亚进步飞速。天顶画和以往父亲授予的绘画方法截然不同,自幼被教条规矩束缚得喘不过气来的少女,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而塔西却对少女明艳笑容下的丝丝怯意、青春洋溢的曼妙身躯,愈发着迷。


塔西自画像


这个美好脆弱的瓷娃娃,让他百爪挠心的想要打碎。心魔在塔西心中肆意生长,终于在一个滴着血的黄昏,他把欲望的手伸向了那年轻的身体。在和狂风的博弈中,最后一点烛光也熄灭了,少女的惊恐和无助在黑暗中被无限放大,却没有什么能让眼前施暴的人停下。



玫瑰灰飞烟灭,

少女彻底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暗中。


凄风楚雨


对17世纪的女性而言贞洁是最大的财富,一旦在婚前失贞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在强奸罪并不成立的年代,下嫁夺走自己童贞的男子成为了当时看似“合理”的解决方式。


阿特米西亚自画像 / 1616-1618 / 沃兹沃思学会馆藏


塔西承诺与阿特米希亚成婚以弥补罪行,可最终女孩儿发现塔西早有妻室。一怒之下,女孩儿的父亲将昔日好友告上法庭,庭上塔西却反咬一口声称自己是遭“荡妇”引诱。于是在接下来长达七个月的庭审中,阿特米希亚受尽屈辱和酷刑折磨。



17世纪的法庭认为酷刑“指夹”是证词的测谎仪,以该庭审为原型的话剧《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曾登上爱丁堡艺术节。

这场闹的满城风雨的案件最终以塔西被判有罪结尾,但作为深受教皇喜爱的画家,他并未服刑。而阿特米希亚作为一个失去贞洁的女人,却不得不远走他乡。


以画御辱


审判结束后不久,阿特米希亚便在父亲安排下与画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Pietro Vincenzo Stiattesi)完婚并移居佛罗伦萨。


化身为女烈士的自画像 / 阿特米希亚 / 约1615年


尽管背井离乡,佛罗伦萨却为阿特米希亚带来了全新的希望:1615年,年仅22岁的女孩儿凭借过人的技艺得到美第奇家族赞助,成为进入佛罗伦萨艺术学院深造的的首位女性学员。



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由图中米开朗基罗的学生乔尔乔·瓦萨里创立,阿特米希亚在学院对解剖和构图进行了深造。


恢弘壮丽的佛罗伦萨艺术学院


《倾斜的寓言》天顶画(局部


年少时悲痛经历留下的伤痕,逐渐演变成了无法抑制的愤怒,悉数在画板上挥洒开来,1614年,阿特米希亚画下了一张《朱迪斯与荷洛芬尼》。朱迪斯是《圣经》中一个古代女英雄,亚述王命将军荷洛芬尼斯攻占耶路撒冷之时,她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色相,最终杀死荷洛芬尼斯拯救了国家。


《朱迪斯与荷洛芬尼斯》


阿特米希亚的《朱迪斯与荷洛芬尼斯》选取了故事发展中最为激烈的部分:趁耽于情色的荷洛芬尼斯沉睡之际,朱迪斯带着一丝轻蔑和不屑,一把砍下了敌人的头!



《朱迪斯与荷洛芬尼斯》中斩首的举动被解读为对男权的阉割,也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反抗的标志。

男性艺术家笔下有着色情和诱惑意味的朱迪斯,在阿特米希亚笔下化为了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女主人公的臂膀强健有力,挥剑果断坚决,每一笔都是饱含冤屈的少女愤怒的呐喊,仿佛是为当年无力反抗的自己和所有女性所创下的复仇之作。


《朱迪斯和她的女仆》



男性画家乔瓦尼·巴里奥尼的《朱迪斯斩首荷洛芬尼斯》


“你会在这个女人的灵魂里,找到凯撒精神。”

—阿特米希亚在写给赞助人信中对自己的描述

同为女人,阿特米希亚对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们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笔下的《埃及艳后》选取了女王人生的最后一幕 :艳后斜躺在红丝绒床上,紧攥着的毒蛇正将舌头伸向她的身体。与《朱迪斯》相比,这一幕并没有强烈的紧张感与戏剧性,画布中的女王出奇地安详 、静谧 。

《埃及艳后》


历史上埃及艳后是极具政治野心的女性,为了维护自己对埃及的统治,她先后成为过罗马帝国两任君主的情人,“艳后之死”随之成为西方艺术热衷表现的一大题材。

阿特米希亚运用自己独到的叙事方法和想象力展现了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女王以自杀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对命运的掌控,她既不是罗马的战俘,也不是男权社会的牺牲者,在罗马统治面前,她永不屈服。

《埃及艳后》/ 1621-1622 /

画中诠释了对艳后离世的普遍看法:罗马将领屋大维攻破埃及,艳后自知大势已去, 便让侍女拿来一条毒蛇咬了自己,后中毒身亡。

达那厄作为古希腊神话中阿尔戈斯国王之女,与宙斯生育了珀尔修斯,但曾遭父亲监禁。但阿特米希亚笔下的女性却总是神态自若如达那厄般惬意放松,自然展开身躯,内心强大,仿佛百毒不侵。


《希腊神话阿尔戈斯国王之女达那厄》


作为卡拉瓦乔的追随者,阿特米希亚的画作有着很强的戏剧性,同时还展现出了同时代艺术家中罕见的简洁、气魄与张力。而女性画家的身份,让阿特米希亚完善了男性艺术家对女性体态处理的局限性,达到了一种“阿特米希亚式”的自然主义。


杀死敌人以后,朱迪斯和女仆却突然停了下来,外面似乎有动静,是什么人?被发现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她们能否逃脱?阿特米希亚用画笔将故事中的悬疑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狂喜中的抹大拉的玛丽亚》


对此刻的阿特米希亚而言,世界是颗纵身一跃就能摘到的苹果。

震古烁今


很快,技压群芳的阿特米希亚便受雇于美第奇家族成为了宫廷画师,受到上流社会热烈追捧。除了私人藏家委托外,她还承担教堂、剧院装修工程,获得总督阿尔卡拉公爵(Duke of Alcalá)的表彰。


那不勒斯成为了阿特米希亚的第二故乡


该素描来自法国画家Pierre Dumonstier le Neveu


女性依旧是阿特米希亚画中的绝对主角,刚烈无畏的波斯王后以斯帖,凭借智慧而阻止迫害的圣·凯瑟琳,忧伤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她笔下的女子既坚定勇敢,也曾在困境中无助挣扎,但人物也因此立体丰满,有血有肉。

《波斯国王亚哈随鲁面前的以斯帖》



服饰细节图 ,衣裙褶皱处和布料质感处理的十分逼真。


《抹大拉的玛丽亚的愁绪》/ 1621-1622




阿特米希亚笔下的女性有男性画家所不具备的柔软特质

后来阿特米希亚遇到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查理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迷,他欣赏阿特米希亚的作品,并在1638年钦点她为宫廷画家,前往伦敦参与了格林威治宫殿天顶壁画的绘制。


查理一世藏品中的阿特米希亚自画像



格林威治宫内景的壁画,宫殿在英国内战期间遭摧毁后重建



阿特米希亚的天顶画,在当时很多意大利艺术家都不愿意前往英国制画,查理一世为请来阿特米希亚不惜下重金。

“尊贵的阁下,我会向您证明一个女艺术家真正的实力!”

—阿特米希亚


阿特米希亚画作中的坚硬和柔软,如一束强光照亮了巴洛克时代,她成为了享誉整个欧洲的职业女艺术家,在此之前,从未有女性画家能如阿特米希亚般有如此的成就。在那个女性“职业”只有母亲和修女的17世纪,她甚至能够不依附任何人独立生活。

阿特米希亚自画像 / 1637


尽管早已名满天下,但作为女性艺术家阿特米希亚依然受到来自时代的诸多限制。很多时候,她必须在成年男性陪同下签订合同,无法独自洽谈合作,据说还曾在夜间独自送画的途中,遭到同行撕画警告。



阿特米希亚的这张抹大拉的玛丽亚画像中,人物着一身金色的长裙,和脸上虔诚的表情形成对比,这种灿烂的黄色多次出现在她的画中,也被后世称之为“阿特米希亚黄“

尽管重重磨难,可阿特米希亚却从未屈服过,然而命运却弄人。1653年,在赶往那不勒斯参加女儿婚礼的途中,阿特米希亚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她曾痛恨却也深深依恋着的世界。



这张拿着念珠的圣母和圣子图是阿特米希亚去世前几年画下的,画面中有一种安宁的氛围/1650-1651年

这个一生都在奋力抗争的女子,就这样被掩埋在了艺术史的长河中。


名垂千古


直到百年后,随着女性地位的崛起,人们尝试寻找杰出的代表性女艺术家时,才再度对这位天分过人,却遭受诸多不公待遇的女画家燃起了兴趣。


《Lucretia》/ 阿特米希亚 / 1630-1645


英国国家美术馆曾以460万美金收购阿特米希亚作品《亚历山大圣加大肋纳自画像》,要知道目前为止美术馆的2300幅馆藏作品中,只有20幅作品由女性完成,可见阿特米希亚在艺术界的重要地位。


《亚历山大圣加大肋纳自画像》


“收购阿特米希亚·真蒂莱斯基的这幅伟大作品实现了我们多年来的心愿。她是时代的先驱,有高超的以画叙事的能力,是当时最前沿、最富表达力的画家之一,也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能突破重重限制的女性之一。她克服了极大个人困难,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成功。”—英国国家美术馆主席汉娜‧罗斯柴尔德

作为艺术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女画家,阿特米希亚的作品以其强大的女性角色、饱含生命力的描绘而闻名。她不画风景不喜花卉,却涉足于男性画家擅长的宗教神话领域,画中的每位女性都仿佛是她本人的化身,她们果断坚决,强势有力,在男性丛林中厮杀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维纳斯与丘比特 / 1625-1630年




而阿特米西亚人生的曲折离奇,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她在最美好的年纪身陷至暗时刻,饱受摧残,却从未屈服。终其一生都在为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抗争,她是刚烈勇敢的朱迪斯,是安然迎接结局的埃及艳后,也是一个被命运碾压成尘,却从未倒下的女人。




对阿特米希亚而言,梦想总被笼罩在情爱的天空下,即便天空充满阴霾,可谁又曾真正参透她在画布上留下的真挚独白?


想看更多艺术八卦吗?快来关注公众号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