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曾经在一个讲坛上说过,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时代,我们始终不肯示弱,名与利驱使着我们往前走。其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越有修养的人,越谦卑,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01-
有眼不识泰山
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声念道:“秦川”。
一位农夫听到了,赶紧向他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
读书人回头瞧瞧农夫,再往山头上瞧瞧,便说:“明明写的是秦川嘛!”
两人互不相让,于是打赌到附近找位老师来裁判。
老师看看农夫,又看看盛气凌人的外地读书人,慢条斯理地说:“是秦川!”
读书人乐坏了,得意洋洋的拿着钱走了。
这农夫楞住了,问老师:“我虽没读什么书,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啊?”
“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你看是谁赢谁输啊?”
那位读书人因为离泰山太近,仰视“泰山”二字的时候,下面笔画被遮住了,但是经过这曲折变化的结果,却使人无不警醒,原来一个人气势太盛不够谦虚,就会像那读书人一样,不明不白的被蒙蔽真理,而一辈子永远不识泰山。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第十五卦,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在《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大吉。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这份敬畏是源自于敬重。
“谦者,德之柄也。”因为谦虚才能执德,骄傲则必失德。谦卦教导人谦虚,唯有谦虚才能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
人的德行越高,心量也会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高贵。
如果处处只是看到对方缺点,那只会自找烦恼,就像那位高傲的读书人,永远不识泰山。
相反如果能处处容忍谦让,只看别人身上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谦卑一些再谦卑一些,这样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则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自己更容易成功。
-02-
天地一指 万物一马
在老子看来,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从而水往低处流,最终汇流成江。
而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中相处得更得人心,就在于他是否能如江海这般甘于居下。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瞧不起身边的小人物,小人物也能给你很大的助益。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平等的对话是前提与关键。
有时放下所谓的优越,蹲下身子,平衡与对方交往的语境与氛围,或许,那个最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你人生中最需要的人。
好的关系,一切都是平等的。
庄子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好像马的头、脚和毛等总和起来,才叫一匹马。少了任何一样东西,都不是完整的马。
世间的人,虽然个体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马身上的毫毛一样,每一根都是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并无区别。
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03-
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佛家有云:“恭敬心是功德,恭敬一切众生,不论对错、亲远、穷富。”
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
孔子说:“挺好,不过,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
两千年前都明白的道理,难道我们不明白?
华人首富李嘉诚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拥有显赫的地位却没有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着低调、平和的心态,不论对什么人,总是态度和善。
一次,一位内地企业家慕名前去拜见李嘉诚,向他“取经”。李嘉诚和儿子热情地接见了他。
令他感慨的是,李嘉诚的儿子说着说着,无意识的就讲起了白话,考虑到内地朋友可能听不太懂,李嘉诚好几次要求儿子改讲普通话。
会谈结束之后,李嘉诚还特意从办公室出来,送他到电梯口。
最让他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毕恭毕敬地鞠躬,直到电梯门合上。这一迎一送,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两个细节,却彰显了李嘉诚做人、做事的谦卑和细致。
这种谦卑心态,发生在这样成功的人身上,让我们知道了成功的李嘉诚竟然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而正是这种谦卑,不仅成就了李嘉诚的事业,而且使他走向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让他的人格走向伟大。
-04-
人有弱德之美,自从容
为获得众人的仰慕,很多人在清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用狼性思维,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机关用尽,勾心斗角,置对方于死地,强硬的展现着自己的“荣耀”。
我们都在用各自的姿态演绎人生,炫耀自己的光彩。此时如果说“不争”,反而在众人眼中成了懦弱无能的标志。
然而还有一种生命,他们不求他人知晓,安安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用谦卑躲开众人的目光,用不争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柔弱展现别样的美丽。
《道德经》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中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张扬,谦卑,是宇宙中不灭的灵光。
柔弱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更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忍,是一种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态应对万事万物,水是柔弱的,又是无坚不摧的。
用柔弱的方式应对刚强,这不是无能,而是智慧。
智慧不是知识,智慧的产生需要宁静的内心和对人生社会的洞察。
“柔弱”者因不争,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为人处世,不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人太狂,必定会得罪人,迟早惹祸上身。
风水轮流转,世事难预料,曾经看不起的人,可能一朝得志,飞上枝头变凤凰;曾经嘲笑的人,可能平步青云,得财又得势。
所以,为人处世不能太狂妄嚣张,“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做人太狂,迟早遭殃。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越谦卑的人越高贵。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宽容他人的短处,念着他人的好处,帮助他人的难处。
福气,就是这样积来的。
04
狂妄自大的人,往往有一定的钱财、权力或者名声,自以为高人一等,便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骄奢淫逸,是一个家败落的开始;狂妄傲慢,是一个人衰败的开始。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越有修养的人,越谦卑。
香港首富李嘉诚曾多次训诫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
他说:“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一次,30位大陆企业家向李嘉诚请教生意之道,李嘉诚谦恭地迎接他们,耐心地解答,有人不经意说了粤语,李嘉诚立刻纠正让他说普通话,以免大陆朋友听不懂。
临别时,李嘉诚亲自送他们下楼,恭恭敬敬地鞠躬,直到他们离开。
如此谦卑低下,完全不像呼风唤雨的亿万富翁。
“谦受益,满招损”,正因为如此谦卑低调、宽厚待人,李嘉诚在生意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依然财运亨通,福气不断。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谦卑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辈子没什么好炫耀的,常怀感恩心、平常心、慈悲心,善待每一个人,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
05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你过得不如他好,他看不起你,贬低你,刻薄你;你过得比他好,他散播流言蜚语,挖苦你,讽刺你。
福从口入,祸从口出,狂妄的人经常口吐恶言,如利刃一般刀刀割人心,最终伤人又伤己。
而谦卑的人经常口吐莲花,如春风化雨一般温暖人心,往往能交好运,人生越来越顺风顺水。
《东坡志林》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苏东坡和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次,两人一起打坐,苏东坡突然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样子像什么?”
佛印说:“像一尊佛。”
苏东坡颇为得意,取笑佛印说:“在我看来,你打坐的样子,就像一坨牛粪。”佛印听完淡淡一笑,并不生气。
回家后,苏东坡把这件事得意地告诉苏小妹,没想到苏小妹说:“佛印心里有尊佛,所以看世间万物都是佛;而你的心里只有牛粪,所以看什么都是牛粪。”
你说的话,就是你心灵的反映。
内心丑陋的人,才会说冷漠狠毒的话伤人,让人心生寒意;
内心慈悲的人,会说温言软语,语气谦卑,抚慰人、温暖人,让人心生美好。
恶语伤人,良言暖心,说话是造业,要想增福气,先要学会积口德,好好说话。
06
左宗棠有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意思是:人生在世,应当怀凌云之志,对缘分随遇而安,享受普通人平平淡淡的福分;看问题要有长远的目光,待人接物要谦逊温和,凡事留有余地。
境界越高的人,越谦卑朴实,而不是盛气凌人,傲慢无礼。
因为他们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北京大学流传着一件趣事,开学的时候,一名新入学的农村学生扛着一大袋行李四处跑,实在累得不行,突然看到一位老人,他以为是保安,便请求老人帮他看行李,他去办入学手续。
半天后,学生办完手续回来,老人居然还在原地,头顶着烈日,帮他看行李。
后来学生才知道,那位衣着朴素、谦卑有礼,帮他看行李的“保安”,是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的确谦卑朴素得不像光芒万丈的大师,一套中山装,一穿就是几十年,他谢绝所有人人称羡的名誉,只愿踏踏实实做学问,过普普通通的生活。
他曾多次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有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越高贵的人,越谦卑朴素,虚怀若谷,因为他们明白: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在广漠的时空中,实在渺小如蜉蝣,只有谦卑地低下头,不断修行,才能抵达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生一世,谁也不用捧高谁,踩低谁。
世事如棋,变幻莫测,光芒万丈的人,也许转眼就一身锈;身陷低谷的人,说不定哪天就登上巅峰,风光无限。
所以,无论贫富贵贱,谁也不用看不起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与人为善,即是给自己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