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8岁出道,24岁爆红,62岁仍未结婚,畸形的母爱有多可怕?
一首《梦醒时分》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唤醒了多少深陷情伤的人。但这首歌治愈了别人,却始终无法治愈它的演唱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陈淑桦这个名字红遍街头巷尾,她轻声细语的诉说着女性的心声,开启了一个专属于她的音乐时代。
而她的人生也像是母亲为她编织好的一个梦,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下,她就像是一个被保护在玻璃罩里的一个娃娃。但母亲离开后,她的梦也碎了,她的人生也因此一蹶不振。
陈淑桦从小在唱歌方面就很有天赋。
1966年,刚满8岁的她参加了当时台湾最大型的歌唱比赛,直接获得了冠军。
第二年,她就加入了唱片公司,与另一位歌手共同录制了一张闽南语专辑。那时候的她,被大家称为"天才童星"。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名歌星,陈淑桦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
由于她年纪还很小,母亲就充当起了她的助理,负责她所有的演出事宜。
当时,许多人还并不了解娱乐圈,陈淑桦的母亲也一样。她担心女儿会被骗,会受到伤害,于是每时每刻都陪伴在女儿的身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女儿的事情都由她一手包办。
1971年,陈淑桦固定在中视的两档节目中进行演出,虽然就读于金华女中,但她能够去上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天都要演出,她也没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像同龄人一样去玩耍。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
母亲就是她和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失去了这根纽带,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母亲总是想要把最好的都留给女儿,但却忘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立的人格。
1973年,陈淑桦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但那个时候的台湾流行民歌,她的专辑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不过陈淑桦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不少电视台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做嘉宾、当主持。对于女儿的工作,陈妈妈全力支持,但她也始终都不愿放手。
无论女儿到哪上节目,她都始终陪伴在左右,一工作完,她就马上带女儿回家。所以陈淑桦虽然早就进入了娱乐圈,但接触的人屈指可数。
过度的保护母爱就变了质,这些保护一旦越了界,就变成了伤害。
1982年,陈淑桦发行了专辑《夕阳伴我归》,该专辑成为了当年销量最好的专辑之一。
然而事业有成的她,在生活上却是一片空白。
在她的世界里,工作和母亲占据了所有,极少与其他人交流。曾经和她工作过的人对她的评价也都是"十分安静。"
事实上,她并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这个时候的陈淑桦,唱歌虽然好听,但没有自己的风格。
1988年,她加入了滚石唱片,在李宗盛的帮助下,开启了属于她的音乐时代。
陈淑桦用她哀而不伤的歌声缓缓的唱出女人寂寞的心事,每一字都带着温柔而又强势的力量。
从这时起,她的每首歌都是经典。
如果说她在专辑中是一个成熟女性的形象,那她演唱电影主题曲时却又多了几分快意情仇的味道。
一首《滚滚红尘》唱出了主角一生的宿命,分分合合不过人间数十载。
爱女心切的陈妈妈对女儿的保护实在是过于周全。
无论陈淑桦在哪,妈妈就跟到哪,就连上厕所也是如此。倒水、采访、商谈演出细节,无一落下。
一次,陈淑桦上节目时,陈妈妈一样跟在身后。
主持人就说"都这么大了,不必跟啦。"
陈母激动的回答道:
陈淑桦的安静、高冷似乎因为母亲的关系。在感情上,她也没能自己做主。
一直到30岁,她才感受到爱情的滋味。她的初恋男友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歌手,母亲自然看不上眼,两个人很快就分手了。
几年后,她又遇到了一位家境条件很好的医生,征得母亲同意后,两个人开始了恋爱。
但在约会过程中,陈妈妈竟会跟在他们的后面,偷偷观察。男生发现后,果断提出了分手。
陈淑桦虽然伤心,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年近30,陈淑桦依旧像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女孩,母亲对她来说,既是家人,也是朋友,更是她的精神支柱。此时的她也并没有意识到,失去母亲这座靠山后,自己的人生该怎么继续下去。
1998年,母亲突然离世,陈淑桦的世界也就此崩塌。
在追悼会上,陈淑桦依旧很安静,只是她的眼神里,多了太多太多无法诉说的心事。
此时的她已经40岁了,但却还是那个无法脱离母亲照顾的小女孩。
这个习惯了母亲照顾的孩子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世界对她而言满是陌生。
她退出了舞台,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躲起来独自舔舐着伤口。
退出歌坛之后,她搬到台北与父亲一同居住,生活十分低调。
2007年4月,陈淑桦被曝患有忧郁症,引得大批媒体驻守在她的家门口,于是她只好再次把自己关起来,这一关就是一个月。
为了她的安全,在这期间,家人轮流照顾她,不让她离开视线。
这些年来,陈淑桦一直都深居简出,只想当一个安安静静的普通人。
告别,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母亲对她的爱无疑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但若是真的爱孩子,也必须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