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南京文旅。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转眼2019年的夏天即将远去,
8月23日18时2分,
处暑就要到来,
你是否了解这个传统节气呢?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
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真正的秋天,就要来啦!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自此后,秋凉开始弥漫,
秋风渐起,天地清明,
人们可以尽情拥抱阵阵凉爽,
感受“天凉好个秋”。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随着气候不断转凉,
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气肃秋高,凉意盈盈。
三候禾乃登
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黍稷稻梁,纷纷成熟,五谷丰登,美不胜收。
处暑习俗
秋游
图源:图虫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
正是人们畅游郊野、
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
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处暑吃鸭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
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
做法也花样繁多,
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
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处暑饮食
梨粥
梨,味甘酸性凉,
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
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
是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龙眼粥
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
人体消耗了很多热量,
吃龙眼能补充热量。
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
补气血、滋补养气的作用。
凉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
每当处暑期间,
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
先去药店配制药方,
然后在家煎茶备饮,
意谓入秋要吃点“苦”。
凉茶在清热、去火、消食、
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处暑贴士
衣
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食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保养元气之品。建议根据个人不同体质,选用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食品,以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
住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行
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
处暑出游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处暑时节,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
秋云飘逸,秋水如镜,秋阳透亮,
正是畅游赏景的好时候。
听名字让人生出一种神往,
栈道、花语廊和小桥,
无限蔓延的荷花池。
有荷婷婷,在水一方。
秋季的南京是属于栖霞山的,
从一点新绿,等到漫山红叶,
再到冬日落雪,这该是栖霞山,
这一年最浪漫的故事。
黄龙岘,风光旖旎,
处暑时节,秋意冉冉,
去隐匿在云山深处的
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
身心放松
清凉山银杏谷,每年秋天,
南京人赏银杏的最火去处。
一到深秋,金黄落叶铺了满谷,
石凳、亭子也落了厚厚一层,
绚烂中有古意。
四季都有令人欣喜的风貌
而最为舒爽的时节就在新秋
此时不妨出门走一走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观赏最美人间
来源:人民日报、南京文旅。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