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向来为生活住行之首。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装,而我们中国人,则有汉服。自古,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国之颜面”的东西。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
我深信,留住汉服,就是留住中国人的本。《芈月传》中,美人芈月一生颠沛流离,而见证她境遇变迁的,除了那几个男人,还有她房间里的那几件“汉服”。年少懵懂时,芈月一身碧绿色的青衣罗衫,薄衣轻纱,姿态曼妙,整个人犹如仙子下凡。经历富贵生死后,芈月身着金色长衫,从浅到深的镀金,气派的流云飞袖,和精美的刺绣花纹,无不流露她那时的气定神闲。而在光复秦国后,她终于穿上了玄黑与𫄸红相间的华服。玄,黑中扬赤,象征天的颜色;𫄸,黄里并赤,其意表征大地。玄黑与𫄸红是汉服中最隆重端庄的搭配。这件神圣与高贵的华服,既代表了她彼时的至高地位,也道出了中国自古以“衣冠”上国的秘密。
汉服,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几千年来,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为向右掩。二为“褒衣宽袖”,汉服的衣服都宽松,且袖子宽大,长过手臂。三为“系带隐扣”,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
依着如此特性,古人在身着汉服时,走起路来自然会潇洒飘逸,轻挥衣袖,便带起一阵清风。古人素来敬畏天地与自然。他们将上衣分裁四片,即为了意喻“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则为了对应“十二月”。其中袖圆以应“天圆”,衣领交叠成矩形以应“地方”,以寓“天圆地方”。古人将天地藏于衣服,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不可任性妄为,上有天,下有地,做人也要有规矩。
如今的中国,几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丢失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在日本,任何一个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会侧目。在苏格兰,一个男人穿着苏格兰短裙也不会让人惊讶。可如果你在中国穿着汉服上街,别人不是以为你疯了,就会误以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让人心痛又无奈。
我想起多年前曾经在影像里看到的古代女子身着汉服的身影,无论是《大汉天子》里身披罗衣轻纱的念奴娇,还是《笑傲江湖》里一袭红衣绸缎的东方不败,他们飘逸的身影都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丽。而在我心中,汉服最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
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而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身穿汉服的中国人可以惊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