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路街道辖区共有8个开放式小区,小区出入口较多,流动人口较大,人员结构复杂,社会车辆较多,缺乏物业公司管理,各家各户无围墙。居民之间串门聊天、户外晒太阳娱乐的现象较常见,给社区防疫工作增添了难度。
然而,开放式小区的门守不住,全市的防疫努力都将白费。为此,街道居民区快速反应,上下一心,联防联控,多措并举地展开了开放式小区的防疫工作。
群防群治,大家齐行动
居委会、楼组长包干,挨家挨户上门排查,未回沪的贴好封条,并通知其邻居,发现隔壁住户回来,马上告知居委会。在小区内的各个楼道、出入口、公共场所等张贴健康温馨提示,利用小区广播、宣传栏、大喇叭等工具及时宣传防疫知识,提醒大家少出门、不聚会、谢绝亲友来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等。
白加黑,“开放”变“封闭”
关闭小区部分出入口,张贴温馨提示,在主出入口加强人员值守,24小时不间断管控。针对无物业管理、保安力度不足问题,街道、居委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全体机关干部、社工、服务队,不少社区党员、楼组长、大学生等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中,为社区控制疫情出力。白天,居委会、志愿者、街道联络员上岗;晚上,服务队接班。确保,严防守无死角、全覆盖,守住家门最后一平米。
返沪登记,标准化作业
每个小区都设立返沪人员信息登记处,一本值班台账、一支体温计、一个扩音喇叭,一个公示牌,条件艰苦,物资有限,但每一位负责同志都恪尽职守,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和信息登记,对走亲访友人员进行劝返,对流动车辆进行排查。寒风低温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地毯式排摸,无死角人员掌控
由居委工作人员、街道联络员、共建单位成员、楼组长、志愿者等组成“扫楼突击队”,对每个楼栋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登记,对外来返沪人员进行健康登记,并劝其居家观察十四天;对疑似人员及时上报,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每天,早八点到晚九点,他们不是在扫楼,就是在扫楼的路上。
记者:李华、蔡佳瑜
编辑:陈露耘
普陀这些夫妻档主动请战同心“抗疫”!
权威发布!上海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
守护热爱的这座城,普陀的她们“疫”无反顾!
她的“较真”守护了一方平安!
普陀的他是冲锋一线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