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大山腹地——龙山非遗

2019-12-10   无线济南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说到湘西,人们首先想起的多是张家界、凤凰古城等闻名遐迩的名胜,对于龙山县这个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似乎还没有更多的了解。龙山地处湖南西北边陲的武陵山脉腹地,是离省城长沙最远的一个县。大山的阻隔,特殊的地理环境,受外界的纷扰相对较小,民俗文化极具个性,自然山水雄奇壮观,仅龙山一个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就有7位。

土家族摆手堂之摆手舞

走在龙山,街道上、宾馆中、凉桥边、广场上非遗标识和元素随处可见,摆手堂就像我们这里的会堂一样,伫立在城乡广场的显眼位置。

所谓摆手堂 ,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更早的一段时间,湘西永顺、龙山、恩施来凤、宣恩等县,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逢春节或传统节目,土家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伴随着锣鼓的节奏,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的引导下,“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表演各种节目。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是土家人缅怀祖先、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再现田园生活的舞蹈史诗, 2006年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毛古斯

在靛房镇苏竹的一片山林中,我们欣赏了土家族毛古斯舞,“毛古斯”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这是一种民间古老而原始的舞蹈,被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为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源头和活化石。具有人物对白、简单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序,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舞蹈的雏形和戏剧的表演性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纪念祖先、开垦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祭祀性舞剧。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毛古斯舞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毛古斯”们赤身裸体的肌肤上扎满了茅草,每股五块,腹前捆有一条尺余长并用红布包头的草把,结草为衣以示先民不会织布做衣,腹前所捆之物代表生产工具。他们身着草衣树皮,手拿棍具,口中发出土家语对白、唱着土家山歌,粗犷豪放、刚进激昂的舞蹈既有随意的发挥而又整齐划一,把土家生活特定情景淋漓至尽地表现了出来,让笔者领略到远古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

土家族毛古斯舞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打溜子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

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一般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五人溜子”是后引进汉族吹管乐器唢呐而成,将吹打结合,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所看的表演,是由靛房镇石堤村彭南成、彭云、彭顺、田官忠4名传承人表演的,生动的表情,多变地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和谐旋律,令人忍俊不禁,拍手叫绝。

惹巴拉主要景观集中地——捞车河村,被誉为“武陵土家第一寨”,早在2011年1月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土家织锦之乡”。国家级非遗土家织锦项目传承人刘代娥就生长在这里,她1955年出生,12岁就跟着祖母学织锦,在“女勤于织、户有机声”的环境氛围里熏陶、磨练,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成为功底深厚、工艺精湛的一代大师。与她一见面就感觉到,她那农家妇女的质朴中蕴含着聪颖和智慧,文雅淡定中透出湘西女子的坚韧和自信。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历史源远流长。它起始于商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历代以来,土家织锦都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贡品或著名土特产向朝廷纳贡。

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重大节日、祭祀、婚嫁喜庆等,土家织锦都会派上重要用场,甚至成为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信物。

土家孩子出生时外婆要送织锦,婴幼儿时要盖织锦,女孩子自小学习织锦,结婚时父母亲戚要用织锦陪嫁,陪嫁织锦铺盖的多少甚至代表着新娘高贵的程度。更有甚者,当男女双方感情破裂时,女方必定要将陪嫁的织锦收回来。由此可见织锦在土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据当地群众介绍,舍巴日是土家族的重要节日,节日的重要内容是跳摆手舞。祭祀祖先的神龛上挂着精美的织锦用于供奉。跳摆手舞时,男女老幼都头戴织锦、身披织锦在咚咚的鼓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古诗中“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再现了当时的盛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家织锦被隆重推出亮相全国,并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关注。1989年,土家织锦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布什及夫人,受到美国客人的喜爱。同年,土家织锦在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土家织锦也是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撰文/摄影 韩军 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