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恶俗,招来的是嘴巴,毁的岂止是相声

2019-08-14     北青文娱

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可以允许指丑为美,以恶为善,以无耻为必然,以低俗为人性——这也包括了相声。

明明知道合作搭档是位女性,还用涉及性意味的语言来嘲弄,这位捧哏男演员的行为,用天津卫老太太的话形容——“您呐,那是缺了八辈子德了”。这句话也是个包袱,前辈大师常宝霆,就用过。

常宝霆(左)

前辈不仅留给人们包袱,还留下了艺德,留下了规矩,留下了一个文明的相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剧场里的一些说相声的“狗子”“学徒”给忘了,又开始捡拾起了前辈大师们不要的东西——不说人话的相声。

相声有不说人话的吗?有,旧社会撂地的不就有嘛。逛街的婶子大娘想听听相声,学徒的就给拦住了:“我们这玩意儿不说人话,您进去不合适。”的社会不说人话的吗?有,过去放前“狗子”“学徒”给忘了,开始见识

从不讲人话到讲人话再到如今说相声挨嘴巴,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很简单,前辈们知道“不说人话”就遭人轻贱,什么是遭人轻贱?就是拿你当个乐子,“赏”你钱等同于赏宠物一块鸡胸肉一样,那滋味儿好受吗?

但更可悲的是,在一些网友的评论里有人居然会津津乐道这样的观点:“相声本来就不适合女演员”。言下之意,“屎尿屁”是相声应当的,逗乐吗,就应该拿这种恶俗的东西来逗,要不然谁乐得起来啊。

“相声本来就该这么低俗”,在这些人心中,铁板钉钉了。这难道不是一个无形的嘴巴吗?这个嘴巴恐怕比王小遒得那记嘴巴的威力还要大。

任何一位知道“文明”二字的人肯定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观众或者网友会有这样的认知?为什么这样的演员就能堂而皇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说这么肮脏的段子?是谁把这股子风带起来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人就刻意把相声分为主流和非主流,把“反三俗”说成了相声同行之间的打压,把“净化舞台”说成了反对传统;把脏口荤口捧成了艺术特色……不仅把个别后辈演员培养成了“屎尿屁”演员,还把个别观众培养成了不懂相声之美,只爱庸俗之恶的脑残粉。

这个责任应该谁来当?

拿那些江湖的道儿来“圆粘子”(吸引观众),竭泽而渔,从正路走到邪路,让后辈人难以为继,这个责任,谁当?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挨嘴巴”的相声很容易成为毁一锅汤的苍蝇。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要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点,扶持曲艺开展驻场演出,鼓励和引导曲艺项目进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演艺市场。

显然,把曲艺发展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产生良性互动,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但是这种挨嘴巴的相声能够给当地的旅游带来良性作用吗?让游客看什么?听什么?难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散德性还不够,还要把德性散到更远的地方吗?

恶俗,毁的不只是相声,更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一个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该是拿恶俗开刀的时候了。

文/水满则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mAWkmwBvvf6VcSZy9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