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过去,《杀人回忆》的原型嫌疑人找到了。然而,一边是疑窦重重,一边是法律无法制裁,你认为嫌疑人信息应该公开吗?
· · ·
据韩国媒体报道,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中真凶的原型,已被韩国警方逮捕。
相信很多人和我的反应一样:终于。
5年来犯下10起奸杀案,那个十恶不赦的凶手,终于落网了。
今天上午9点半,京畿南部地方警察厅召开“华城连环杀人事件”记者招待会,对目前的调查进展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据此前报道,韩国警方锁定的嫌疑人李春才,现年56岁,目前在釜山监狱服刑。
1994年,即华城连环杀人事件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后的第三年,李春才在忠北清州强奸并杀害了妻妹,被判无期徒刑。
记者会上,警方表示,根据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的对比鉴定,李春才的DNA与“华城连环杀人案”第5、7、9次事件受害者衣物上残留取样的DNA完全一致,由此锁定其为特定嫌疑犯,但在第一次调查中,李春才否认自身的嫌疑。
据《釜山日报》报道,李春才在釜山监狱服刑的20多年来,行为端正,在4级囚犯等级中,他还被列为一级模范囚犯。
很多网友感叹,这是“有生之年系列”,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之后,竟然能等到凶手落网,真相水落石出。
但遗憾的是,按照韩国的法律,本案已经超过了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嫌疑人无法被提起公诉并定罪。
按照韩国的法律规定,2007年之前发生的案件的公诉时效是15年,因为这是同一个犯罪嫌疑人连续杀人,公诉期限按照最后一个案件的发生日期来计算。可惜最后一个杀人案是1991年4月3日发生的,到现在已经28年,已经过了公诉时效,也就是说,从法律上不能再对犯罪人处以刑罚了。
虽然后来韩国相关法律也作出了修改,但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杀人回忆》的原型案件并不适用修改后的法律,依然无法得到追诉。
1.
/ 5年,残忍杀害9人 /
1986年9月19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安宁里发现了一位被勒死、裤子已滑落下来的71岁的老人。
从此,连环杀人事件开始了。
凶手后来被推测并不止一名,应该是有人进行模仿犯罪,其中第八次凶案事件的凶手在第二年就被警方逮捕,被判无期徒刑。
这些被残忍施暴的女性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仅14岁,仅有一人侥幸逃生。
她们均在深夜的农田或小路遭遇突袭,随后被自己所穿的丝袜等衣物勒死,下体还被塞入各种异物。
《杀人回忆》的开头和结尾出现的一大片金黄麦田,就是在还原当时荒凉的现场。
这起案件是韩国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
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另有570人和180人分别接受了遗传基因(DNA)鉴定和毛发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
警方曾锁定多名嫌疑人。
电影中,朴警官先是锁定了“脑子不太好使”的光昊,他不仅能说出准确的作案过程,还不停在说“那女人很漂亮”。
朴警官认定光昊就是杀害香淑的嫌疑犯,准备带他去案发现场进行案件重演。
徐警官拦下他们,看看光昊孱弱发抖的双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的双手甚至拿不了筷子,是怎么捆绑受害者的呢?
后来,一片混乱中,缺少证据的警方也只能撤销逮捕令,把光昊放了。
唯一的幸存者告诉朴警官:凶手的手异常柔软。
于是,警方又通过总在杀人夜在电台点歌的听众锁定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嫌疑人——朴兴圭。
他十分冷静,从部队退役身手敏捷,最重要的是,他的手很柔软。
警察又得到了一个消息,在受害人的身上发现了嫌疑人的精子。
如果精子中的DNA被证明是朴兴圭的,那么就可以作为极为有利的证据。
可惜,当时的韩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必须送到美国去做检测。
又是漫长的等待,期间又多了一位受害者,是警察办案时曾经遇到过的女学生,凶手的手段依然残暴。
一怒之下,徐警官来到了朴兴圭铁道旁的家中,拿枪指着他,逼他承认自己就是凶手。
就在这时,朴警官送来了美国发来的检测报告,精液的主人不是朴兴圭。
在一次次的打击中,片中的警察们始终没有将凶手捉拿归案。
很多年过去,朴警官的孩子已经长大,他自己也转行做起了生意。
偶然经过了那片金黄的麦田,又去看了看第一个受害者的位置,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对他说前些日子有一个男人也在这里看。
朴警官问她,那个男的长什么样,小女孩回答:很普通。
于是就有了整部电影的经典镜头:朴警官的凝视。
导演奉俊昊对这个镜头的解释是:
“我想,如果凶手在世,他一定会看这部电影,所以我安排了宋康昊直视镜头这一幕,其实就是在看着凶手。"
电影中的朴警官破案过程历经磨难,现实中的探员们面对巨大的压力更是障碍重重,有位姓李的专案员聊起当初的调查时说:
“我们失去了调查的目标,大家漫无目的的讯问,就连走过现场附近看着很猥琐的男子也要被拷问。”
距离第一位被害人被发现的1986年9月19日,正好过去了33年。
33年,凶手变老了。当年办案的警察们也老了,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真凶落案的执着。
2.
/ “我们必将会晤的,对吧” /
这个案件和轰动全国的白银连环杀人案一样,历经了数年的追查,终于等来了的DNA比对技术的突破,迎来了案件的侦破。
很多人好奇凶手的长相,但可能就像《杀人回忆》最后那个小女孩说的那样,有点平凡,很普通的那种。
或许奉俊昊导演就是在借小女孩的口告诉大家:
那些恶魔就在我们的身边,他的恶行没有写在脸上,他同我们一样,吃饭、睡觉、看电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十几年前,人们刚看完《杀人回忆》时的心情是压抑的,很少有犯罪片如此让人猜不到结果,也无从知道凶手到底是谁。
有人猜是奉俊昊导演故意为之,希望影迷们能对凶手的身份有自己的见解。
但事实是,正因为这是一个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所以连导演本人都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
《杀人回忆》经历了两小时的剧情,前后3名嫌疑人,都是在几乎都要结案的时候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
资深影迷们反复看剧,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也没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这就是现实中的案件,不是每一个凶案都能像影视作品一样,就算经历一些磨难,也能在追诉期内顺利告破。
但为了将凶手们绳之以法,办案人员们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追踪“华城连环杀人案”时间最长的刑警、警察署署长河升均,也是电影《杀人回忆》中宋康昊饰演的角色朴斗万的原型。
在凶手已经确认的消息发布后,韩国媒体第一时间电话连线了这位73岁的老人。
他感慨万千,称自己是没能捉住真凶的"失败者",也坦言,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曾痛苦的想要"亲手杀了那个罪犯"。
80年代的办案条件相当恶劣,河升均曾在不能洗澡,难以入睡的环境下,连续工作了38天。
他的部下还曾过劳倒下,至今半身不遂,就像电影中最后被截肢的乔警官一样。
2006年,凶手犯下的最后一个案件将在第二年4月到期,60岁的河升均也将在第二年的6月退休。
他抱着巨大的遗憾,给华城案的真凶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提到,为了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他甚至给这位惨绝人寰的杀人凶手起了个名字,叫kaputori。
没能亲手抓到他,是河升均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他在信中说:
作为刑警,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受到恩惠的人。从1971年当上警察开始,到担任强力课刑警,以那292个杀人犯为代表,我送进牢房的人达数千之多。以上各点功绩被认同之故,2004年7月开始的一年间我还担任了所长一职。可是,这又能怎样,始终没有逮捕到你。
他觉得羞愧,只能一个人偷偷地躲在汽车影院看《杀人回忆》:
那个电影,《杀人回忆》,你也看了吗?作为一个连犯人都抓不到的警察,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走进熙熙攘攘的电影院,只能一个人偷偷地在汽车放映场观看。
信的最后,河警官告诉凶手:我们一直都在进步,我们必将会晤的。
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后辈们也必定会把你逮捕归案。我们一直都在进步。请务必不要比我先死。我们必将会晤的,对吧,kaputori。
曾经震惊中国的白银连环杀人案,曾被称为中国版《杀人回忆》。
14年行凶,11起命案,28年告破,期间白银公安局换了8任局长,人工比对了至少10万枚指纹,请了上百位刑侦专家前来支援调查。
2016年,通过数据库比对,发现当地一名在押高姓人员的Y染色体特征值与疑犯的类似,进一步复核检验确认,疑犯就是与其同一家族的男性成员。
至此,侦破工作终于拨云见日,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隐匿28年的高承勇。
白银案的破案过程有着前所未有的阵仗,举国的刑侦专家都陆续前来支援,调查未曾中断。
在等待的日子里,该案的几任负责人有的因癌症去世、有的突发心脏病去世、也有人调离了原来的岗位。
当年年轻的办案民警,如今也已经白发苍苍,但没有人忘得了这个案子。
2011年,网络曾流传一封参与侦办该案的一位民警写给凶手的公开信,信中称:
“我始终没能抓住你,对于晚辈和被害者亲属来说,是一生的罪人。”
最终,高承勇落网,他有些慌张,但是没有逃窜。
警察问:“知道为什么抓你?”
他说:“知道。”
——“为什么?”
——“杀人嘛。”
2016年8月27日,公安部刑侦局对全国发布正式公告,尘封28年的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告破。
2003年,电影《杀人回忆》上映时,开场字幕写道:
本片取材于1986-1991年发生在韩国的系列奸杀案,该案至今未破。
如今,这个遗憾终于被真相填补了,河警官也终于等到了和凶手会晤的这一天。
感谢那些为了真相穷追不舍的警察们,是你们的执着,让恶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