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凤凰男的无奈:“父母被我掏成空壳,我却不敢接他们过来”

2019-09-23     橙子不语

文/池鱼

01

两个人能够最终走在一起,这中间必定要经过不少的考验,有些考验是大风大浪的冲刷,而有些考验看似不以为意,实则伤筋动骨。

有的人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要想在以后的日子里走得长远,必须要考虑的一件事:就是两个家庭门当户对与否?

因为恋爱的时候,门当户对可能看起来并不重要,吃吃喝喝玩玩就能很快乐,但当走进婚姻以后,更加考验的是两个人处理生活的细节和思考能力,这些恰好是矛盾的来源。

两个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自然思考方式会不一样,还有双方家庭里面的一些情况,显然倘若门当户对,会少掉很多的烦恼。

有些人,他们不信,最后在走进婚姻之后会发现,一个道理能够广为流传,肯定有它自己的原因在里面。

如果用现在很多人的观点来说,魏一眀是个“凤凰男”吧。原生家庭条件差,家里的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家乡的省城。

而魏一眀自己当初凭着优异的成绩,一路通过读书走了出来,直到现在,他都还是家乡人用来鼓励孩子的典范,说只要努力,就能像他一样,以后去大城市安家。

别人描述出来的故事,都是简单而励志的。

大致就是他一个农村孩子,因为成绩好一路读到了研究生毕业,后来留在城里工作,赚了大钱,买了房子,还娶了一个家里条件很好的城市姑娘。

所以,这样的他回家,很受欢迎。

他说过一件事,隔壁有个阿姨,快50岁的样子,早已经在城里安家,因为身体不好,想回老家静养,所以搬回去住了一段时日。

阿姨心里还是有点小傲娇,认为自己在城里有车有房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所以不喜欢和村里人说话,也不准自己的儿子和他们玩,但魏一眀是个例外。

02

就像是村里的其他大人一样,魏一眀每次回家,总有大人喜欢叫自己的孩子过来和他一起玩,说顺便也能学点东西。

其实就是说说话聊聊天而已,能够学什么东西?但就是有人说,家里的儿子跟着魏一明玩的时间长了,变得爱学习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

他有些无语,只是感觉家乡人思想有点可爱。

当他想起更多的时候,心里也隐隐会有烦忧,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村里人以为的那般优秀,但其实他认为并不是。

读书的时候,他的成绩的确好,高中时期,他是班里唯一一个从乡里的中学考上来的,但成绩依旧稳在年级前十名,成绩也是他内心最大的骄傲。

但毕业以后,没人会问你的成绩,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是不能和读书时代的成绩挂钩的。虽然看起来,他工作也很好。

是啊,他在大医院工作,看起来体面,父母说出去很自豪,收入也不错。只是家里人的优越感,只是一种凭空而生的假象,因为他们的起点对比实在太差。

也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尤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明明白白地意识到有些差距,光靠一辈人是无法拉开的。

他和自己的妻子,是在研究生期间认识的,谈恋爱的时候还好,妻子也比较顺着他,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矛盾,顶多是两个人的生活观念不一样而已。

因为和他比起来,妻子的家庭实在好太多, 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他这辈子的天花板吧。如果要是毕业以后,他说妻子应该不会和他在一起,而他也不会有勇气追她。

两家人是真的门不当户不对,但依着这么多年的感情,都舍不得分开,所以最后还是走到了结婚这一步。

03

还没结婚时,他的妻子不过和他母亲相处了短短几天,就表示合不来。

妻子看不惯他母亲太多的习惯,甚至觉得匪夷所思,比如睡觉时,非要放一个桶在房间,说方便晚上上厕所。

他却是明白的,因为以前在老家大家都是这样的。

不仅这点,两个人的不和可以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那时还是女友的妻子没有在他母亲面前表现出来,但却和他吐槽了很多次。

他的妻子说,要是以后结婚要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可能会疯掉。

后来说到结婚,两个人就要买房子,他毕业的时候就已经27岁,如今30岁,当时结婚的时候自然不够能力在这座城市买房子。

他的妻子原来说,自己家里好几套,其实可以不用买,婚后住他们家就行了。

但他内心是个好强的人,并且大男子主义严重,认为这样一来,自己好像上门女婿似的,那在这个家里岂不是没了地位?

于是,他坚持要自己买房。

他的父母虽然工资都不高,但很节约,也存了一辈子钱,手里自然是有一笔存款的,他表达了要买房子的意愿,父母把这笔钱都拿了出来。

他父母当时拿这笔钱的时候,母亲还兴高采烈地说了句:“以后在城里买了房子,我们也就能跟着去城里享福了。”

在他父母看来,自己儿子有了出息,那肯定会把他们接过去,让他们安度晚年。他什么都没有说,因为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妻子不会同意。

果然,他后来因为这个问题和妻子讨论过几次,每次都是不欢而散,妻子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强硬:“要是他们来的话,那我就走吧。”

04

他认为妻子有些不近人情。

但另外一方面,他也舍不得真的放下这段感情。说实话,他说也有私心,因为以他的条件,再想找到一个像妻子各方面这么优秀的姑娘实在很难。

最后,他还是瞒住了父母,并没有说妻子不让他们来这件事,只是用各种理由稳住他们,说城里空气不好,也没熟人,他们过来肯定不习惯。

他很是无奈:“父母被我掏成空壳,我却不敢接他们过来。”因为由此而引起的婆媳矛盾还有后续的问题,他没有办法解决。

一方面是养他长大的父母,看到儿子有出息了,想来跟着享福;另外一方面是他以后将度过一辈子的妻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很担心自己会陷入两难的局面。

如果告诉父母不让他们来的话,他们会不会很伤心呢?

他并不知道结果,也不敢去猜测,只是把一切事情的发生压住了而已,一直在找借口不让父母过来。

他也不能去和父母讲道理,因为父母年纪都比较大了,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他改变不了,可能反倒会被认为不孝顺,他并不想背上这个评价。

他说,如果妻子和自己是同等的家庭,或许也能理解两分,但是两家人的差距,导致妻子无法理解。

所以,他只能试图说服一步步父母,想等到过几年自己经济宽裕一些后,如果父母实在不想在农村,他可以考虑在镇上给他们买套小房子,要想搬过来一起住,是希望渺茫的事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做出一个选择时就要相应承受其负面,从他和妻子结婚时,就想过这种矛盾,而他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做好一个中间人,老公和儿子的角色,把种种问题的弊端降到最小。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_mpXW0BJleJMoPMEx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