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强势是基建的未来

2019-12-09   打板清风



1、指数小幅高开,开盘之后指数快速回落,白银、黄金板块走弱,而虚拟现实板块则纷纷走强,水泥、无线耳机、半导体板块较为活跃,个股涨跌互半,跌停家数增多,此后三大指数开始窄幅震荡,中国软件一度带动国产软件板块迅速走强,市场做多氛围较好,午后市场窄幅震荡,科创板板块在华兴源创的带动下集体走高,而三大指数则维持横盘震荡的态势,自主可控板块较为强势,个股涨跌互半,资金开始谨慎观望。临近尾盘,指数持续震荡。截止收盘沪指涨0.08%,深成指跌0.02%,创业板指跌0.33%。


2、板块概念方面,钢铁、水泥板块领涨,血制品板块领跌。


3、两市共1836只个股上涨,36只个股涨停,除新股外涨停30只;1629只个股下跌,4只个股跌停,13只股票炸板,炸板率35%。


4、沪股通流入31.15亿,深股通流入15.79亿。



临近年末,以钢铁、水泥等为代表的多个周期品种出现价格上涨,部分品种价格甚至突破一段时间内的新高。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从中受益。首先意料之外的是钢铁。在局部地区,如华南地区的广州市,近期螺纹钢价格一路飙涨至5000元/吨。同样无预兆跳涨的还有尿素。中国化肥网数据显示,11月23日至今短短一周时间内,全国大部分地区尿素价格上涨了20元-80元/吨,涨势急且猛。近期原纸、纸板涨价函继续传出。PVC自11月中旬开启一轮涨价。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2016年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包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去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僵尸企业;到2020年,我国粗钢产能净减少1-1.5亿吨到10亿吨以下,产能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到80%。


后续经济企稳的驱动力来自于基建,关注低估值且和经济早周期相关的金融、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从历次经济企稳的驱动力来看,基建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2008年是四万亿投资计划,而2012年基建先于经济就开始修复,2016年经济复苏前后虽然基建增速未有明显抬升,但总体保持20%左右的增速。年初以来基建投资修复性增长,但是力度弱于市场预期,仅有个位数的增速,核心的变化在于项目特别是优质大项目缺乏以及隐性债务清理限制了地方政府融资能力,8月份之后对于基建支持的政策陆续出台,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将延续修复性的增长。配置上维持12月月报的观点,布局暖冬,关注低估值且和经济早周期相关的金融、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



目前来看,主要看赚钱效应,大盘也许就是这么的震荡下去,失去指导意义。最好是跟随资金做,看资金往哪里去。


短线操作为主,不要轻易重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