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咋培养“小吃货”?学会这几招,饭渣宝宝也能变成干饭人

2021-01-28   福林妈咪

原标题:新手妈妈咋培养“小吃货”?学会这几招,饭渣宝宝也能变成干饭人

“我精心地为宝宝准备的 辅食,他都不好好吃,甚至都不愿意尝就用手推开”

“那你通常是让宝宝先吃,你们先吃,还是一起吃呢?”

“当然是让宝宝先吃了,他吃好了,我们才放心吃啊,他要吃不好我哪有心情吃。”

“建议你换一下顺序,大人先吃,或者让宝宝和大人同一时间吃,这样能诱导宝宝吃饭的兴趣。”

在宝宝吃饭这件事情上,从一开始的添加辅食不好好吃,边吃边玩一顿饭能吃上半个到一个小时候,再到挑食、偏食,宝宝的消化不良、 积食甚至对食物过敏等等,让妈妈们无比心累。

十个妈妈都有九个说,自家的宝宝是个饭渣。

吃饭好的宝宝好像从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什幺小小干饭人在自己娃身上都不存在的。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其实不外乎以下这三方面:

第一、辅食添加的时间

一般来说,宝宝添加辅食的最好时机是6个月。但实际上有不少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吃辅食了。

辅食添加的过早很容易对宝宝的肠胃造成伤害。相反,添加的过晚,如8个月了才开始添加辅食,就让宝宝错过了味觉的关键期。还会使宝宝在以后的饮食中出现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的情况。

第二、辅食添加的顺序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宝,从奶粉、辅食再到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只要对宝宝生长发育好,哪个爸爸妈妈都不愿意落下。

但辅食的添加是有顺序的,并不只是奔着营养来。从一开始的流食、 半流食到固体食物,量上的由少到多,口感上的由软到硬,包括泥、碎末到块状,这些都是随着宝宝的月龄的变化来添加的。

过于着急地给宝宝添加全蛋容易导致宝宝过敏,过于着急给宝宝添加肉类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给宝宝吃得太多或太杂会导致宝宝积食。

宝宝身体不舒服,自然没食欲,不好好吃饭。

第三、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一来是指家庭的饮食习惯。

一朋友家的小孩从小就是吃面食,很少吃蔬菜,家里人也没有每一顿饭都炒几个菜的习惯。孩子从小就适应和习惯了吃馒头、包子喝 小米粥,习惯了吃各种面条。

现在长大了吃饭就不喜欢吃菜,要么就是各种挑,只吃自己喜欢的。

很多孩子不好的饮食习惯多是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来,孩子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没有养成。

10月龄是宝宝养成自主进食习惯的黄金期,在这之前要尽可能让宝宝尝试自己吃饭,哪怕是糊一脸,洒满地;要尽可能地给宝宝做丰富的辅食,让宝宝有接触各种蔬菜、水果和食物天然味道的机会,这是培养吃货宝宝很关键的一点。

但事实上,对于添加辅食这件事,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新手妈妈如何培养小吃货?

首先,要让宝宝养成定时就餐的习惯。

6个月到1岁的宝宝,仍然要以奶为主,辅食为辅。辅食可安排在两顿奶之间,从最开始的一天添加一次,一次喂1-2勺辅食再慢慢增加辅食添加的次数和量。

时间就可以慢慢固定成早、中、晚三顿正餐和2次加餐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吃饭前不给宝宝吃任何零食,饥饿能让宝宝把注意力放在吃饭上。

妈妈定时间也要看宝宝的具体情况,如果宝宝要是上顿吃得少,饿得早了,这顿就早点儿吃。上顿吃得多,还不饿,那就晚点儿吃,不必过于拘泥。

其次,宝宝要有固定餐位和专有的餐具。

给宝宝一个固定的餐位,一般都是安排在餐桌旁,提前准备一个安全而舒适的餐椅和一套适合宝宝的餐具,能促进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帮助好习惯的养成。

再次,环境要温馨无干扰。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的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淘气不好好吃饭的时候,都会用手机、动画片、玩具等来吸引,边哄边吃,这样只会导致宝宝分心,被动进食,不知饥饱。这类行为非常不可取。

然后,限定每次用餐时间。

宝宝一般会在15~20分钟内吃饱,过了这个时间还在吃,只能说明宝宝分心了或者已经不饿了。限定每次用餐在30分钟左右,时间一过,就收掉食物和餐具,让宝宝离桌,不加任何批评。

不要因为担心他饿,就给他更多的零食,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丰富可口的食物很关键。

温馨的就餐环境需要家人一同营造,而吃货宝宝也是很考验妈妈的耐心的。

从宝宝添加第一口辅食开始,妈妈就要在食材的营养、搭配、造型、烹饪等上面下功夫了。辅食的制作不仅要符合宝宝月龄的特点,更要尽可能丰富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愿意尝试,直到喜欢吃。

可以做一些宝宝普遍容易接受的食材,如妈妈可用胡萝卜、玉米等具甜味的蔬菜熬汤再煮粥,或是在辅食中加点 香蕉泥、苹果泥等。

宝宝的味蕾单纯,对味道较为敏感,不适合使用太多调味料,但大多数宝宝更容易接受甜味,就像甘甜的乳汁一样。

写在最后,

每个宝宝都能好好吃饭,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在吃饭这件事情上,不能强迫喂食,最好能慢慢引导顺其自然的过渡,以免宝宝将辅食与恐惧、厌恶感产生联结,形成抗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