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鼓起贵州农民的“钱袋子”!

2019-08-10   贵州发布

8月5日,沪黔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贵阳召开。据悉,对接会的召开对在贵州推动建设上海生猪、蔬菜外延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贵州生态良好、工业污染少,贵州的生猪和蔬菜质量相对于工厂化养殖的好很多。但贵州农业产业还处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不能持续供应市场的阶段。”贵州省商务厅厅长季泓表示,贵州渴望能得到上海的指导,开辟建设上海生猪和蔬菜在贵州的外延基地,帮助打造贵州农产品品牌,引导贵州生产主体,按照上海市场标准开展高度组织化、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现在,

贵州蔬菜每天供应上海市场22吨以上,

据贵州现代物流集团介绍,

本月还增加到了日供100吨。

“上海是一座拥有约3000万消费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农产品市场消费量大,每日消费量达70000吨,特别是对蔬菜、猪肉等主副食品的需求市场较大。”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华源介绍说,农产品产销对接是推进消费扶贫的重要举措,既能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又能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鼓起“钱袋子”。

未来上海主副食品市场对蔬菜、猪肉的需求量较大。华源表示,光明食品集团计划在贵州建立100万头生猪外延基地,上海蔬菜集团计划在贵州建立5个蔬菜外延基地。

据悉,今年6月“黔菜入沪”产销对接活动,上海蔬菜集团已与贵州蔬菜集团达成了合资入股意向,初定贵州蔬菜集团总投资2亿元、上海蔬菜集团投资入股2000万元(占股10%),双方合力推进更加紧密的产销对接。

2018年,

贵州累计向上海销售农产品8.3亿元,

其中蔬菜6万吨、销售额约1.2亿元。

尤其是“夏淡”“冬淡”期间,

贵州基地源源不断调运蔬菜进沪销售。

今年6月“黔菜入沪”产销对接会上,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与上海企业正式签约。自7月15日开始,贵州每日向上海市场销售包括白菜、南瓜等12个品种的22吨蔬菜,较好地保障了高温季节蔬菜稳定供应。除蔬菜以外,还重点引进了黔北麻羊、务川白山羊、赤水乌骨鸡和酱油醋、腊肉制品、茶叶、酱香酒等一批贵州特色农副产品。今年上半年,仅遵义一地通过各类渠道在沪销售农产品就达1.6亿元。

此次对接会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更有利地推动“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生活优越”高标准农场落地贵州,促进上海市农产品外延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为贵州贫困群众增加脱贫致富红利。

下一步,双方将聚焦建立完善蔬菜生产和加工体系、蔬菜销售和市场流通体系、蔬菜产业支持政策体系“三个体系”,依托两地骨干企业和消费扶贫联盟力量,从“遵品入沪”拓展到“黔品入沪”,全面拓展消费扶贫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来源:多彩贵州网

记者: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