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家长们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家庭的物质环境,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而到了中学,随着学习的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家长更是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在学生平时放学之后要去参加辅导班,在假期时间也不能放松。家长们似乎对这种“抢跑式”学习越来越热衷,但是不少人也提出如今的中学生压力太大,应该给孩子减负,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之所以“抢跑式”学习越来越火热,无非有以下这几点原因。
1.题目难度上升
可能对大部分高中生或者大学生来说,做小学生题很简单,基本上都是看到1+1马上写答案那种,大部分题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题目的难度是逐渐上升的。有些题目,尤其是数学的平面几何,真的连高中生都不一定能当场做出来。仔细观察这些初中题目,不难发现,和高中的知识有明显的对接,或者说就是高中某些大知识点的简单化。和以往的初中题相比,绝对是难了很多,初中题目的难度提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作业量的增多。记得我初中都是玩过去的,无论寒假还是暑假,都是最后几天来写作业。记得有一个暑假,我一直玩一直玩,最后太无聊,想着看下自己什么时候开学,结果一看时间,还有三天就开学了。就这三天,我就能成功把作业写完。但是现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发朋友圈,自己孩子的作业量太多,要写到很晚。
2.抢跑式学习,越来越火热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后会居于人后,所以忙着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初中的时候主要体现在家长报一些奥数竞赛班,一些机构的培优训练等等。现在最火热的就是初升高的各种衔接班,在学生初中毕业后,通过初升高的衔接班,做好和高中的各种知识预热,确保入学后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一方面抢跑式学习确实有益于学生的竞争优势,比别人多跑几步路,最后总归能在学习成绩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各种家长对抢跑式学习的褒贬,有人认为这种学习不利于教育公平,应当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接受学校的教育。不过这终究是个别家长的自主选择,起码是正当的,抢跑式学习虽然不值得提倡,但也不必太过诟病。毕竟客观上提高着学生的成绩。
3.学习习惯是关键
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即使补了课,成绩依旧不理想,而有些学生即使父母不管,依旧能把成绩提起来。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向老师,或者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之后学起来也会更轻松。学会思考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大,学习的知识点只会越来越多,仅仅是依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的题目,尤其是高中的考试,除了要检测学生的知识遗漏点之外,也也要把成绩好坏的学生区分开来,也就难怪家长会想着法子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机构辅导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