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老二又叫玉米牙子,有的地方叫老二,有的地方叫牙子!不一样的叫法,但都是相同的意思。老二过多,就会造成光照、水分、养分资源的不足。就像一个苹果一人吃和一个苹果多人吃一样,虽然多人吃更有乐趣,但没有一个人吃的自在充实。这就有人问,那老二到底是不是应该掰掉呢?也有人说掰掉就能助产?此“助产”非彼助产,这里的助产是增加玉米的产量!而与这一类似的问题还有:一株玉米多结了几个棒子是不是也应该掰?
现在【科技农场】公众团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一一剖析!
一、聊聊玉米“老二”
这个老二最大的作用就是替主茎保留养分的,等到主茎养分不够的时候,它再把养分回流到主茎,这样老二也就枯萎了。所以你掰的不是老二,是把养分给扔掉了。另外,老二对玉米来说,属于生殖生长的范围,所以老二中储存了生殖生长的要素。
再说,如果你掰也是掰不尽的,掰了还会再长,有的老二你掰个3遍4遍它都能存活,它们的对于成长的”欲望”还是很强的。同时,在放任其随意生长的情况下,92~98%的老二在玉米抽雄后就会枯萎死亡,只有很少的才能长成并结棒,有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的老二顶端会冒出个小棒子。所以,它对产量不但没有影响,而且还有增产的效果!
那么,有农民朋友疑问道,“老二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大多数情况有如下两个原因:
营养过剩。即雨水充足,尿素过多等等引起的。
种子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老二不要掰掉,如果达3个以上,它也不会再拔高了,毕竟精力有限。
老二越多越好,如果发现个别的老二太高,可以掐去顶部,千万不要贴根掰掉。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以及增加玉米的抗旱能力。
老二在玉米抽雄后会逐渐枯萎死亡,其中的水分、光合产物、生殖要素会回流到主茎,最后为玉米成熟提供养分。
凡是老二多的玉米主茎看起来“矮粗胖”,而且色泽也深,而这正是玉米丰产的标志!
掰除老二容易被病虫、真菌感染等侵害,不利于生长结果。
二、聊聊玉米“多棒”
大家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发现过,有些地块的玉米个头不高,但一株上在同一穗位结出3-4个小棒子,这是什么原因?是好事吗?而且,有农民形容说“它发育得太好,有些早熟了!”,听起来蛮有意思的。今天咱们就听听玉米专家是怎么解释的!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雷家军介绍,这种多棒玉米与水肥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教授史振声说,“每种特性都由多个基因控制,通过长期的连续选择,就能累积、纯化带有这种特性的基因,培育出多棒、大棒、高杆、矮秆等特性的玉米品种,而且这种玉米所结出的玉米棒在适当的环境下都能长成。”
据科技农场小伙伴们查资料了解,虽然一般玉米会结两个棒左右,但这种多棒玉米也属于正常。有一些特殊的玉米品种,具有多棒的特点。此外,还与环境有关,如果营养和光照都非常充分,结棒数量会有所增多。但在这些玉米棒里,大概只有上面的两三个棒能够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