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街巷中漫步,探访幽深旧巷、老式门楼,品味红色对联、泉水人家,聆听河水潺潺、清泉汩汩……老济南独有的味道,足够吸引人。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确定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3处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济南“山、泉、湖、河、城”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及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济南的古城风貌独特,作为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片区,明府城片区内有大明湖、趵突泉两大风景名胜,更有芙蓉街、百花洲、府学文庙、题壁堂古建筑群等历史遗存。这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珍珠泉、芙蓉泉、腾蛟泉等80余处泉水在小巷民居内穿流而过,堪称“老济南”的缩影,成为济南古城复兴的一个生动样本。
整体的历史环境风貌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一直以来,全市为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作出了积极努力。济南市规划部门此前就启动了《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也正式获批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被纳入济南名城保护规划体系。
对于济南独有的古城风貌,对其进行保护将会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包括绝不破坏建筑风貌、街巷肌理、泉与城以及泉与人相依相伴的关系、古城的社会业态,对文保建筑和风貌建筑能保就全力保等。这些“不破坏”原则,正是对泉城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与延续。
古城区之外,济南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正以“济南速度”全速前进。查阅济南的地图可以发现,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北边是黄河,济南北跨,跨出的是城市功能转换、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以城聚业、以业兴城”,让全产业运行与城市商业、人居环境、城市综合功能之间紧密配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黄河国际生态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三大新兴片区发挥出强劲发展力,助力济南北跨。
济南构建的“一先三区两高地”中,“两高地”即东部济南中央商务区和西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2011年3月,济南市规划委员会通过了《济南东部新城CBD 城市设计》。而今,这个8年前规划的地区,正在日夜兼程,奋力追赶,它将给济南这座城市一个梦想,向大都市对标的梦想。金秋时节,俯瞰济南经十路北侧的CBD最新进展,中央绸带公园已经初具美姿、对外开放,俗称“五指山”的五座超高层建筑正慢慢冒出地面伸向空中,有的已经建到了百米高度。总体看,CBD建设东侧更快些,一座座高楼渐渐要改写济南东部天际线了。
向西望,济南西部新城位于济南市西部,跨济南市槐荫区、长清区两区,核心区位于济南西站片区的新城。新城总面积约 450 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 26 平方公里,由以济南西站片区、大学科技园和济西湿地公园为核心的三大功能板块组成,是中国规模最大、投资最高的城市新区建设项目之一。以京沪铁路枢纽为依托,以商务、金融和物流产业为支撑,以会展、行政办公、文化、体育为核心的济南市西部新城区,同时也是济南市新的“门户”和“窗口”,是济南市代表山东省对外联系的口岸,是济南市由内向型城市向外向型城市转变的主战场。
济南,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悠远的时光一路走来,济南的“气质”在与时俱进地改变。泉水人家与时尚动感的大都市共存相依,与时俱进的泱泱大城,正焕发青春,朝着建设“大强美富通”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昂扬前行。
撰文/艾溪 摄影/王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