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女比例失调我依然还没男朋友?”

2021-05-24   陆琪

原标题:“为什么男女比例失调我依然还没男朋友?”

01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结果显示,男性口人比女性人口多出3490万人。

于是,有人说,这意味着未来会有3000多万单身男性。

对此,国家统计局回应称:

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下面有一个姑娘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男女比例失调我依然还没男朋友?

没想到的是,有一条评论这样回复道:

“男多女少,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女人,虽然数量上男人比女人多,但现实却是女人更不好找对象,为什么呢?

女人找不到对象,是因为自己标准太高;男人找不到对象,是因为女人标准太高。劝姑娘们一句话:永远不要把择偶标准定在你够不到的标准上!”

很多人都觉得这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似乎无论男女,只要找不到对象,都是因为女生眼光太高。

这让人不由地想到,前不久乃万在音乐节上也说了一段颇具争议的话。

“男生也有很多梦想,梦想做球员梦想当游戏玩家。但是十八岁以后,他们的梦想成了买房买车。我觉得,我们要给心爱的男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所以男生也要大胆的追寻你们的梦想,女生一定也要做自己,每个人都要坚持做自己,这才是男女平等。”

有人觉得乃万的话没错,女生的确需要给伴侣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要只盯着物质层面的东西;

但也有人觉得乃万的话乍一看没毛病,但细品却觉得有失偏颇,仿佛是因为女人的要求,男人才“不得不”把梦想变成了买房买车,因为女人的阻碍,男人才做不成球员和游戏玩家。

但仔细思考一下,即便你不为了女友或者妻子买房,你就能全款买得起房了吗?或者,你不买房子,你就能自由自在地去追寻你的梦想了吗?

02

后台经常会收到姑娘们的私信。

“家里催婚特别厉害,但我不想将就怎么办?”

“一直碰不到喜欢的人,我这辈子是不是要孤独终老了?”

“我已经快30岁了,害怕变成高龄产妇,是不是要为了现实妥协?”

……

简单来说,困扰姑娘们的问题只有一个:

我该不该为了恋爱结婚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

诚然,生活中的确会有部分女生,缺乏自我认知,对另一半抱有过高标准。

但大部分女生还是脚踏实地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人找不到心仪的对象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标准太高吗?

其实,所谓的标准都是留给不爱的人,当心动的人出现,标准就是摆设,若不喜欢,标准就是现实。

韩国有一条实验短片很有意思。

视频中,一群男生围成一个圈,女生坐在中间说出自己的择偶标准,不符合条件的男生就要起身离开。

随着提出的条件越来越多,离开的人也就越多,最后圈子里全部符合条件的只剩下一个男生。

你或许会以为一定是女生提出的要求太高了。

事实上,女生提出的那些标准并不算过分,比如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学历最起码是本科……单条拿出来都还能接受,可完全满足条件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而就算是最后剩下的那个男生,或许还会让你觉得“没有眼缘”、“不来电”。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想找一个完全匹配的人,但现实是,完全匹配的人是一个伪命题。

伴侣不是量身定制的商品,爱情最难的也并不是遇见,而是契合。

03

《晚婚》中有句话:“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这句话是许多姑娘的爱情理想。

金莎曾在《我家那闺女》中表示:

“务实一点,就是放弃自己喜好的一切以及对男性的一些偏好,去做一个实际的选择,也许不是我不愿意推翻,是我做不到。因为降低了,就等于否认我过去对爱情执着的一切,就推翻了自己。”

当时有不少人觉得金莎眼光太高,认为她应该放低姿态,连她的父亲都直言她应该现实一点。可问题是,金莎是真的找不到对象吗?

不是,只是她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而且她有这个资本支撑她找到这样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活成金莎的样子,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金莎这样的底气。

于是,有人选择了将就,找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有人干脆放手,谈恋爱哪有赚钱香,搞事业不好吗?还有的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如果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哪怕孤独终老也会无怨无悔,最无奈的是,有标准又摇摆不定,想恋爱又固执己见。

陆琪老师说过:

每个人对未来的另一半都有要求,你用你的这套标准去看和你相亲的那个人,结果当然是选不中。

所以不要因为理想高颜值的人,就拒绝认识外貌条件一般的;不要因为理想年入百万的人,就拒绝认识月入过万的。

无论是相亲还是日常的社交,都只是给你自己一次结交朋友的机会。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机会中,敞开心扉,让真正适合的人住进来,去掉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坦坦荡荡地爱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