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例脱机重症患者|| 中医辨治真相还原

2020-03-18   经方学堂

重磅!首例脱机重症患者|| 中医辨治真相还原

小师妹 华医世界 昨天


点击上方“华医世界”关注

免费观看中医临床教学视频

华医世界



文章来源:李赛美教授工作室。

感谢李赛美教授及李赛美教授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对华医世界的支持。


2月8日,正值元宵节,李赛美教授电话会诊中山市传染病医院该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中山市介绍:

患者彭某,女,31岁。病情进展快,3天即出现肺部症状。

妊娠35周,白肺,上了人工膜肺。小孩剖宫产,现在全力保大人。

西医方案全上了,咨询中医救命方案。

患者面色萎黄,吸出大量黄稠痰,多日未大便。


李赛美教授远程会诊,按照“内闭外脱”证型论治,予茯苓四逆汤合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等加减,结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回阳救逆的同时,注重通腑泄浊,予中药浓煎,鼻饲灌胃治疗。


茯苓四逆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宣白承气汤+山萸肉,具体处方如下:



2月10日,该患者病情较前好转,大剂量药物镇静,已停升压药,痰较前减少、黄色,尿量多,昨天解黄色成形大便,白细胞下降到1.6万,PCT已正常,血小板回升到10万,胸片透亮度改善,全身状况好转,但仍需较高呼吸机参数维持。


下图为李赛美教授与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乐愚教授当日微信交流对话:



2月19日,危重病人升压药已停一周,血液滤过已停用,神志已清醒,带呼吸机呈镇静状态,呼吸机参数比较高,肺部炎症比之前改善,但还是比较明显,目前处于相持阶段。

中山市专家组予参附汤+麻杏甘石汤+宣白承气汤;患者大便通,因无渣饮食,量很少;


因前期休克,肾灌注受损,经历多尿期,每日尿量近2万毫升,期间合用过五苓散,目前尿量尚可,小便色淡黄;发热已退;


因插管难以观察舌像、脉像难以采集,但护士回复,患者休克期手足冰,现在有所回暖;


到此为止,患者彭某已经发病3周,抢救了16天。


李赛美教授会诊认为,由于患者不能脱机,一段时间的人工呼吸机,是否存在自身肺疲劳,可使用升陷汤升阳举陷。同时建议用《伤寒论》厥阴病篇之麻黄升麻汤,此方可能有调节免疫,抑制炎症风暴的作用。

李赛美教授说:“我曾治一例肺血管炎,原来西医用激素,我用此方后撤掉激素而病患咯血症状完全缓解。故考虑本方具有一定拟激素样作用,可以调节免疫过亢。”这也符合疾病从少阴走向厥阴。

四肢厥逆,病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肺主皮毛,主表。肺系包括皮毛,鼻窍,气道,肺泡,均与表相连。

新冠肺炎,肺实质有炎性渗出物,阻止气道,郁而化热,气郁血瘀,相当于表邪郁闭,故用麻黄升麻汤开表升阳散邪,养血活血,清泻肺热,同时方中苓桂术甘姜,阻断生痰之源,以清肃肺气。

参考李赛美教授以上建议,中山市中医院专家组根据患者当时情况,决定先使用升陷汤加味,李赛美教授拟方如下:


先服3剂。一日1剂,分昼3次,夜2次。

少量多次,频服(灌胃)


下图为李赛美教授与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乐愚教授当日微信交流对话:



2月25日,该患者呼吸机参数已可调低,升压药已停,因血压高,使用降压药;


近两日黄疸,总胆红素176,考虑跟肝损害和溶血有关,大便4天未排,尿深黄,下肢肿,腹胀明显,肺部炎症还比较重,但比之前有改善。


中山市专家组停用了参附汤,改用麻杏甘石汤加宣白承气汤加茵陈五苓散。

李赛美教授对组方思路表示赞同,略作调整如下:



下图为李赛美教授与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乐愚教授当日微信交流对话:



3月1日上午,中山市专家组组长、李乐愚教授电话告知,该患者目前神志转清,黄疸消退,其余指标基本稳定并近正常。已停用人工肺ECOM,但仍在吸氧,不日将脱机。


此患者已治疗20余日,曾请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认为其预后不良,极有可能成为广东省第一例死亡患者。


现在形势虽然喜人,但肺部CT改善不明显。肺泡吸痰为果冻样,夹有血样坏死组织,病人呼气顺畅但吸气困难。


李赛美教授斟酌拟方如下:麦门冬汤+千金苇茎汤加减。



3月4日下午,重症患者彭某血氧饱和度已完全正常,几乎脱机后,仅用BIP呼吸机扶助中药方剂治疗,目前状态良好。


下图为3月4日女性危重患者查房现状,精神恢复,舌象有神。



下图为李院长与李赛美教授对话:



3月8日,从第一次元宵节会诊开始,整整一个月,彭某从危重症期进入康复期,完全脱机。

这是对中山市中医院、对中医专业组长李乐愚教授、对时刻关心指导前线作战的李赛美教授最好的回报!


3月13日上午,患者恢复饮食,已能下地走动,诊疗效果很令人满意。



李乐愚教授提到,中山市使用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很好,轻症患者可全部好转治愈,没有转成重症者病人。

许多轻症患者一开始就用了升降散,效果特别好。


中山的中西医工作者充分信任,紧密合作,使中西医结合“1+1大于2”,中医一直用疗效说话,在疫情中,中医树立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经过疫情,我们更要发扬传承中医中药,这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此过程中,李赛美教授全程参与,远程指导,仁心仁术,弘志扬医,充分彰显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人性化。


此战,是中医抗疫的又一个里程碑,应当被记录,应当被铭记!


李赛美教授按语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风暴正肆虐全球,中国抗疫进入阻击战阶段,危重症救治成为“硬骨头”。

进一步提高好转率,降低病死率,是当今医学界重点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焦点。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彭某的成功案例,彰显中国智慧,中西结合,强强联手,精诚合作,创立了中山模式、广东模式!


辨治理念概括为:寒温合一,经方合用;扶正袪邪,留人治病;通利二便,给邪出路;重病重剂,轻病轻调。总体融合了《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三门中医经典学科的理法方药。


中医治疗重症不缺位!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将个人辨治心路历程真实记录并分享给同道,冀其为新冠肺炎危重症中医救治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