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棒了,感谢浙江中月婺剧团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他们究竟能不能通过审核呢?”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大屏幕的画面开始转动,最后停留在象征“通关成功”的红色标志上。观众席蓦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11日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录制现场,我市中月婺剧团携新鲜出炉的剧目《雁荡山》应邀登台。这是一出以武戏为主的经典剧目,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全靠动作、眼神、音乐传递情绪,演员们翻腾扑跌,武戏技巧层出不穷,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满堂彩。
首登央视,一鸣惊人
本次浙江中月婺剧团应央视《一鸣惊人》栏目邀请参加节目录制,与来自全国20多支队伍展开角逐。目睹前几个节目接连被淘汰后,中月婺剧团的演员们无不暗自捏了一把汗。
“平常心,演出自己的水平!”团长刘双龙给演员们鼓劲。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他们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表演呢?”主持人这样介绍中月婺剧团。会场变暗,聚光灯一打,身着白衣甲胄、威风凛凛的孟海公粉墨登场,其精美的服道化和标准的身段走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黄衣蓝衣的士兵鱼贯而入,两伙人马战在一处,陆战、水战、攻城……《雁荡山》全剧没有念白、唱词,音乐随着每一幕战役高歌推进,演员运用舞蹈肢体语言,演绎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其不凡的身手和矫健灵活的功夫让台下掌声、叫好声络绎不绝。
这是中月婺剧团首次公开演绎《雁荡山》剧目,从舞台难度看,这绝对属排得上号的武打群戏,难度高、危险大。而中月的表现可谓是让观众过足了一把眼瘾。在一段翻跟头戏里,演员们不断翻新着花样,单人翻、花式双人翻、翻城墙……漂亮的武打动作引发热烈喝彩。
“这出武戏本身难度很大,考验的不是一个角儿,而是整个团队的实力。中月婺剧团用这出戏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武戏班底。”评委之一、“梅花奖”得主武利平点评。
另一名评委赵娟则将中月婺剧团形容为“一片艳阳天”,鲜艳,灿烂,活力四射。“中月婺剧团、乐队成员都很年轻,但民乐演奏和戏剧表演都完成得非常到位,实属不易。”赵娟说。
演出结束,中月婺剧团演员们在台上排成一排,个个红光满面,还带着演出后喜悦和兴奋的余韵。他们满怀期待和忐忑,等待着观众打分,这将决定他们团队能否过关。
“恭喜你们,顺利通关!”演员们的笑脸在镁光灯映照下显得越发灿烂。
为上央视,加紧练兵
一个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民营婺剧团,缘何能受到央视媒体的青睐?故事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自9月17日在广电大剧院首秀以来,中月婺剧团可谓是赚足了眼球,收到了市内外许多单位、乡村、企业的邀请,开始了一天天忙碌的奔走演出。
而就在11月20日,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悄悄抵至中月婺剧团。薄薄的文件纸上印着: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特邀请中月婺剧团参加《一鸣惊人》栏目录制。该节目制作完成后将于央视戏剧频道播出。
这一消息当即震动了全团上下。对于一个9月份刚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新生剧团来说,这无疑是一份莫大的荣耀和含金量十足的肯定。
团领导接受央视采访
“这已经是中月婺剧团第二次受到央视的青睐。”中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威对记者说,11月初,央视《戏曲采风》栏目刚对中月首秀进行了报道,时隔不到一个月又收到了来自央视的橄榄枝。全团上下饱受鼓舞,演职人员加紧练兵,预备着以最好的状态登上央视大舞台。
今年4月曾亮相央视的中月民乐团也作为配乐担纲同行,为中月婺剧团演出助力。
上午8时,距离预定的正式录制时间还有5个小时,中月婺剧团的演职人员便已来到央视录制现场熟悉舞台。
中月民乐团成员在台下调音;婺剧团演员身穿便服,在台上热身,练习走位。他们严阵以待,等待全场灯光打在身上的那一刻,用多年积蓄的努力,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的付出,携他们热爱的金华戏,一鸣惊人。
“来北京一趟不容易,我们很珍惜这个机会,一定要表演出自己的水平!”在当天彩排中不慎受伤的演员刘现启抱着这样的决心,坚持完成了表演。
七年积蓄,一朝爆发
望着自己一手操办的团队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俞朝忠心里刹那间翻滚过许多感慨。
俞朝忠是一名民营企业家,对传统民间艺术怀抱一腔热血和情怀。七年来,他投资创办了中月民乐团、中月婺剧团,手把手扶持起一班热爱曲艺的年轻人,给予他们成长和活跃的舞台,将婺剧的美妙乐声带到许多城市和乡村。
对于中月艺术团队的每个演员来说,俞朝忠像一个大家长,严格而慈爱,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和支持;反之亦然。无论多忙,俞朝忠都选择推掉其他事宜,飞到北京,陪中月婺剧团演完这一遭。
当天,在彩排中遇到的问题比想象中更具挑战。一方面,央视的舞台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舞台,活动空间小,演员们需要适应。另一方面,由于时长的限制,节目需要现场调整,配乐也要进行改动。而这种适应与调整需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左右完成,大家当即回到宾馆重整架势。
这一期间,俞朝忠全程陪同,没有一刻松懈。直到目睹中月婺剧团克服重重困难,惊艳登台,悬在他心头的巨石才落了地。
“中月婺剧团是一支很年轻的团队。正因为年轻,他们身上肩负着行业未来的希望。”俞朝忠对记者说。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致力于用企业管理模式经营中月艺术团队,将“传承、创新、精品、教育”八个字贯穿始终;在软件和硬件投入上不遗余力,力求让中月艺术品牌和艺术表演传古彰今,调和折衷,成为当代婺剧传承的骄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前所未有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月婺剧团肩负重任,乘着振兴传统文化的东风,坚守艺术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民族文化之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aSNm8BMH2_cNUgy5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