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没有猫只能云吸猫的时候,渴望做铲屎官的人们看着图片上的猫、视频上的猫,满脑子都是“我也想要拥有一只猫!”
看到别人都在晒自己捡到猫了,自己又在想: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捡猫,只有我捡不到!
然后等自己拥有了一只猫,瞬间幸福感增强。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觉得的自己的宝贝真好看。
养猫之后,就会不自觉地上网搜“猫为什么这么爱玩逗猫棒”“猫为什么这么爱睡觉”“5个月的猫咪5斤重正常吗”等等。
每次看到类似“最乖巧的五种猫”“猫咪有遗传疾病”等等这类标题,就会不自觉地点进去看看自家小猫咪上榜了吗,看看文章写得跟自家小猫咪表现出来的一点不一样,还会感觉特别生气,心里想:这个写文章的肯定是没养过猫!
但是养猫这种事,从来只有0只和n只,有些人养着养着就发现,我怎么这么多猫了!
越关注就越想再养一只小可爱;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只脏乎乎的流浪猫小心翼翼的看着你,然后想到家里自己养的那只胖猫悠闲的占着床睡觉,就觉得好心疼,好想养它;去宠物店里看到一只猫隔着玻璃向你蹭啊蹭,冲你喵喵叫,瞬间就好想带回去;朋友说要出差几天,麻烦帮忙养几天猫,立马就答应了,早就想尝试一下别人家的猫是什么感觉了!
总之因为种种原因,当某一天发现半个月前才开的一整袋猫粮,怎么今天就快没了的时候,铲屎官就会回头数一数,原来自己已经有6只猫了!
铲屎官每天要上班赚钱养猫,那在家的时间就会比较少,很多人也是这样想才会选择给家里的毛孩子找个伴。其实这样的想法大可不必,因为猫咪是独居的,每只猫都会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突然来一只猫的话,这会让猫咪感到紧张,感觉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侵犯。
但是像布偶猫、无毛猫这种很需要陪伴的猫咪,如果主人实在没有太多时间,还是可以在它们小的时候就给它们找一个玩伴的。这种猫咪性情温和,对其它猫狗接受度比较高,不会为了抢地盘大打出手。
为了能让原住民尽快的接受新来的猫咪,也为了让新猫咪尽快的适应环境,让它们和谐相处,还是需要铲屎官进行从旁协助的。
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隔离。最好隔离在两个房间里,千万不要想着让它们尽快熟悉熟悉吧,就直接把两只猫放一块。对其它猫咪接受度不高的猫直接就开打了,然后总会给其中一只猫留下心理阴影,两只猫再也不能和谐相处了。
如果实在分不出两个房间放猫,也可以先将新来的猫咪关进笼子里,或者使用宠物护栏圈一片地方给新来的猫咪。为什么不是关原住民呢?是因为这样会在原住民心里留下一个阴影:它一来,我就要被关起来。它还用了我的饭碗,睡了我的猫窝,我再也不喜欢它了!
隔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小猫咪被关起来会一直叫,这个时候铲屎官也不要心软立刻放出来。要等原住民和新猫咪熟悉了彼此的气味,可以隔着笼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可以让新来的小猫咪和原住民接触了。
第二件事就是铲屎官要公平公正,甚至要偏向原住民一点,给原住民多一点安全感。铲屎官们选择的第二只猫咪一般是比原住民要小的猫咪,然后铲屎官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原住民会不会欺负它。吃饭的时候看小猫咪瘦瘦巴巴的就会想多给小猫咪吃点肉。
但是这在原住民眼里,如果这只小猫咪没来的话,这些肉都是它的。主人只会给它准备好吃的好玩的,现在这些东西却都要分出来一半甚至更多给它,原住民自然会不高兴,只不过没有直接表现出来。
这里所谓的偏向原住民一点,不是待遇上给什么偏向。而是在两只猫打架时,两只猫要一起训斥,不要因为小猫咪是新来的就多训斥原住民;吃东西两只猫要一样,不要只给一只不给另一只。
铲屎官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情况,你看到新来的小猫咪撒娇求抱抱的时候,也要看到原住民失落又有点嫉妒的眼光啊。
只要第一步做好熟悉,第二步铲屎官一碗水端平,剩下的就交给小猫咪解决吧!它们自然会用它们猫族的方式,分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然后遵从它们的规则在家里和平生活。